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可能只因科技的廉价商品化 中美互联网分庭抗礼

业界动态 2015-09-26 20:57:09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2015年,由微软和中国相关部门共同举办的“中美互联网论坛”进入了第八个年头。与以往几年相比,今年的论坛由于习大大的到访而显得尤为隆重,中方BAT、新浪、搜狐悉数到场,而美方微软、IBM、亚马逊和Facebook也表现得十分积极

2015年,由微软和中国相关部门共同举办的“中美互联网论坛”进入了第八个年头。与以往几年相比,今年的论坛由于习大大的到访而显得尤为隆重,中方BAT、新浪、搜狐悉数到场,而美方微软、IBM、亚马逊和Facebook也表现得十分积极。一时间,国内的围观群众似乎形成了这样的印象:中国互联网行业,乃至整个IT行业,已经与美国分庭抗礼

但实际上,这更像是一种幻觉。中国IT行业的兴起更多地是由于科技廉价商品化(Commoditization),而非在核心竞争力上与美国实现了平起平坐,乃至赶超。

科技廉价商品化的实现需要多方面条件,以下简单列举几点:

1、技术的发展已经走过起步阶段,逐渐趋于成熟。换言之,技术研发已经从知识密集型转变为劳动密集型。

2、市场需求庞大,导致科技产品的单位成本迅速降低,形成了规模经济。

3、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初始的资金投入。

……

以电信设备这种非革命性科技产品的开发为例,可以明显看到,科技的廉价商品化更有利于中国,而非美国。

过去20年中,在从2G到3G,再到4G的演进过程中,电信设备产品的架构已基本成熟。无论是文档还是代码库,研发人员都有一整套体系可供参考。这一过程已很难再有创新空间,而所需做的主要工作是将海量的需求文档“翻译”成为电路图和代码。这样的过程不需要创造性思维,受过基本高校训练的工程师都足以胜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相对于美国的人力优势将表露无遗。

近期,知乎精选中的问题“在日本IT公司工作是怎样一番体验?”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有答主指出,日本国内的软件项目经过层层转包,日本技术人员通常已将所需开发的模块全部定义好并形成文档。而凭借人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处于金字塔底层、负责将文档变为代码的往往都是中国工程师。

而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过去10年,国内电信网络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而人口红利则创造了庞大的消费力。对多家电信设备商而言,中国市场已成为业绩增长的关键动力。立足于中国市场的公司可以实现比国外竞争对手更高的投入回报比,并进而将这样的优势扩大至整个新兴市场,最终突破发达国家市场。无论是之前的华为、中兴,还是当前的小米,都在重复着这样的模式。

互联网行业也是如此。在此次中美互联网论坛上,几乎每家中国公司都能在美国找到最初的模板,这也是业内常说的“Copy2China”。或许有人会质疑,BAT等巨头们兴起于十几年前中国互联网起步之初,模仿美国同行只是为时代所限,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创新局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情况是否真是这样?

今年以来,流媒体直播应用迅速趋热,而视频被一众大佬认为是“下一个风口”。智能手机的深入普及和4G技术的发展是这类应用的发展基础,但国内这样的观点似乎并非基于对技术和需求的判断。尽管不能肯定这种观点最初出现于何时,但似乎直到今年Meerkat和Periscope在美国成为“现象级”产品之后,国内的这种声音才陡然放大。

技术创新已然如此,而模式创新似乎也并未走在美国的前列。就O2O而言,无论是打车、外卖、家政,美国的同类公司历史都要远早于中国同行。坊间传闻称,滴滴CEO程维正是受Uber CEO卡兰尼克的启发,才创立了滴滴打车。

关于能够廉价商品化的技术,中国已比美国更有优势。然而,对于未能廉价商品化的技术,中国IT行业还有很大差距。而这正是核心竞争力所在。

犹记得今年早些时候游侠电动车的“闹剧”。在层层扒皮之下,游侠电动车抄袭特斯拉Model S,甚至直接改装Model S的做法广受非议。在电动车的造车技术方面,中国企业与美国同行仍有很大差距。

IT行业处于未来发展的前沿,而中美两国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然而,在这样的合作中,简单的“Copy2China”,并利用中国的人力和市场优势去取得领先并非最理想状态。中国科技公司更应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突破美国市场。在这一方面,无人机厂商大疆或许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对象。

标签: 可能 只因 科技 廉价 商品化 中美 互联网 分庭抗礼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