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打开朋友圈的时候,就被 Nest 被收购的新闻刷屏,让我见识了国内硬件创业者的兴奋之情。所以,我特地采访了几名国内有代表性的硬件创业者,以及智能硬件链条上的参与者,了解他们对这件事的具体看法
上午打开朋友圈的时候,就被 Nest 被收购的新闻刷屏,让我见识了国内硬件创业者的兴奋之情。所以,我特地采访了几名国内有代表性的硬件创业者,以及智能硬件链条上的参与者,了解他们对这件事的具体看法。
Yeelight 姜兆宁:完全是互联网公司的估值
两年前,还未创业的姜兆宁就从美国买来一个 Nest 智能恒温器,然后把它拆开,他说,“当时我很触动,从未看到除了手机外这么酷的硬件。原来硬件是可以这么做的!”
传统的智能家居公司,产品开发思路是系统化集成方案,大包大揽;另外,希望产品便宜,方便提高出货量。而 Nest 是“只是从一个点上发力,然后集中十倍的财、人和设计将这个点打穿,征服你的感官,超过你对它所有的期望值。”
直到最近,他才发现 Nest 这么做是有道理的。“(Nest 进入)的市场已经比较稳定,原来进入这个市场的公司已经形成格局,但他们反应比较慢。那么,设计公司竭尽全力,一下子就把对手击倒在地。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些巨头其实是外强中干的,彻底缺乏创造力。……而且,相对于(Nest)所带来的价值,产品的价格是可以承受的,这点很关键。”
姜兆宁说,Nest 的估值“完全是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以前在谈及硬件公司的估值,往往因为制造成本、复制成本等因素导致估值偏低,而从 Nest 的案例来看,“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了。”他觉得,Nest 这件事是“设计师文化受到认可。”
从公司创业路径来看,姜兆宁认为,“Nest 一直在做刚需。”在美国,不管是恒温器还是烟感器,都是居民必须要购买、安装的东西。而经过 Nest 重新设计之后,这些硬件就变得人性化,也容易被人使用。
姜兆宁觉得,Nest 这件事让他两点启发,一是“怎么让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让它们变得更好用,更漂亮,可能更重要”,二是“好产品不怕卖。”
新我 Betwine 高磊:Nest 切入家庭的角度精妙
高磊觉得,比起过往巨头通过机顶盒、游戏机,想尽方法来进入家庭,Nest 进入家庭要轻松得多。
Nest 的打法非常适合美国市场,每一个家庭的能源管理比较统一。只要把 Nest 温控器接上去之后,就能够收集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美国消费者来说,会比较有用。换言之,Nest 的产品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是有用的。
另外,Nest 所瞄准的产品,比如温控器、烟感器都是存在很多年的。Nest 只是用了新方法来设计了同样的产品,就能够进入家庭“一个温控器、一个烟感器,这些东西都要比那些(游戏机、机顶盒)简单太多了。”“(Nest)的切入点十分精妙。”
对于他来说,Nest 让他看到了进入家庭的新方法。就国内而言,进入家庭的方法是通过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等产品,而 Nest 作为案例则告诉大家,“可以通过一些很实质,但看上去很隐秘的小部件来进入。不过,进入之后又怎么样呢?有没有相关配套的东西呢?这又是很现实的问题。”
不管如何,Nest 作为案例,能够启迪后来的创业者。
康诺云郭辉:Nest 收购对硬件创业公司来说是利好
郭辉认为,“从最直接的角度来看,Nest 这件事至少能够带动智能硬件创业公司的估值。另外,这也意味着,单独的智能硬件创业公司将来一定会和传统的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巨头合并,或者共同发展。”
“因为,这些智能硬件公司掌握的数据还不是全面型的数据,那么它们得和传统的掌握了全面型数据和用户行为的公司进行合作,才能使得产品无论是从销售、营销还是数据的交叉使用分析上,做到更多的事情。”
至于 32 亿美元的价格,郭辉觉得如果从 Nest 的盈利能力来讲,这个估值可能有点高。他觉得,“之所以 Nest 得到那么高的报价,更主要因为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或移动移动互联网公司,已经迫不及待要向物联网的时代去转化。而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跟互联网时代的是截然不同的。”
或者说,现在的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公司已经意识到,“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方式就像互联网跟移动互联网一样变化那么大。如果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公司重新开始,去做同样的产品,这个代价对于他们来说太高了。所以,像 Google 这样的公司,愿意收购那些已经做过试错的公司。”
Nest 给郭辉的启发是,“在硬件上面,更要贯注数据的核心。”
他认为,Nest 是他见过的,数据智慧化应用做得最好的公司。在郭辉看来,数据智慧化是指当用户产生需求的时候,就已经被满足了,而用户感觉不到和设备存在交互,这是终极的理想状态,而 Nest 已经很接近这个状态。郭辉进一步解释,Nest 之所以让人感到贴心,其背后是一系列数据采集、分析,变成数字方案然后执行,对效果数据进行回收,对下一次执行进行纠偏的过程。——郭辉认为,这是物联网的逻辑。
点名时间张佑:Nest 的战略深度值得学习
张佑认为,Nest 被收购这件事除了振奋国内相关的投资者与创业者外,“也表明国外领投的一些大的巨头,已经在看好智能硬件这个领域的发展。”对于整个大环境来讲,(Nest 被收购)会让整个硬件创业的氛围变得更加浓烈。张佑说,“就好像火已经烧得很旺了,又有人泼了一大泼汽油上去一样。”
点名时间自从进入硬件创业领域,接了不少硬件众筹项目。以他与创业项目的丰富经验来看,国内创业者比较可惜的是,缺乏像 Nest 一样的战略深度。
他说,“我觉得目前我们接触到的团队来看,像(Nest)这样有战略思考的并不多,他们还只是从产品的层面来看,真的有野心的团队还没有。像 Nest 这样子几年前就开始战略布局,其实它的眼光会比一般的创业团队更广。因为,如果它没有先把这个东西想清楚,纯粹做温控器和烟感器,其实跟国内的制造厂商其实没有任何差别。而 Google 为什么会选择(Nest),是因为它已经开发出占核心地位的系统。”
“(现在国内)大家还都是只是卖产品而已,这点比较可惜。”
Seeed Studio 潘昊:小公司抱团吧
当潘昊看到 Nest 被收购的消息是,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下又有故事可讲了。”
对于 Nest 的产品,他觉得从硬件角度来看,这并不难。但作为智能硬件的典范,他觉得,Nest 会是“智慧型硬件的一个开端,在现有智能的基础上通过物物之间的互联来学习适应用户。”他觉得 Nest 对硬件创业者的影响是,会让创业者更加注重用户体验部分,而不单单只是把产品开发出来。
“可能之前大家在谈智能家居的时候,会觉得这些功能我都有。但 Google 收购 Nest,这给大家一个更加正确的方向上的信号——不要做太全太复杂的系统,只要把一个小的点做好做精致,让硬件适应人的生活习惯。”
潘昊希望以后会有这样的趋势,“硬件创业团队不要总是做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而是每一个团队只要做一个小东西,然后这些小东西都有开放的接口,相互通信。这样子的话,我们就可以抱团,作出自下而上的创新。对于用户来说,无需把整个房子里的东西都换一遍,而是买几个小的装置组合起来,就能够方便地满足自己的需求。”
潘昊说,“因为小公司要和大公司竞争,一定是要抱团。因为大的家电公司都不愿意作出让步,搞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来,但这方面对于小公司来说,是很容易的。”
HAXLR8R Cyril Ebersweiler:Google 也是竞争者了
Cyril Ebersweiler 认为,Nest 被收购证明软硬件结合的未来会更好,而且会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会更大。
那么,32 亿美元的价格对于 Nest 来说是高还是低呢?Cyril 认为,“市场永远是正确的。”现在来看,32 亿美元是 Nest 收入的 70 倍,但 Google 所购买的现有的产品外,还包括团队和品牌。在物联网领域,Nest 的成长显然比计划中的强,而且最近几个月,收购的传闻在流传。
Cyril 说,他一直等待着类似 Google 收购 Nest 这样的事件,希望通过这些事件消除投资人的恐惧。他说,“直到现在,只有收入超过了百万美元的团队才能保证像样的融资。”他希望这一次事件能够活化硬件创投市场。
“唯一的担忧是,对于硬件创业者而言,现在 Google 也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了。”
编辑:admin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