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伪科学的谣言,比如,仙人掌吸收辐射、微波食品致癌、转基因食品导致生育能力下降,虽然相关机构与民间组织都在不断做科普的努力,但这些谣言仍然经久不衰。在这些谣言面前,科学显得软弱无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伪科学的谣言,比如,仙人掌吸收辐射、微波食品致癌、转基因食品导致生育能力下降,虽然相关机构与民间组织都在不断做科普的努力,但这些谣言仍然经久不衰。在这些谣言面前,科学显得软弱无力。这种局面令人叹息,但却符合科学本身特点,这是因为:
首先,科学是可证伪的
关于判断科学的标准,卡尔・波普提出的可证伪性标准的接受度最广,即一个科学理论,即使永远没有被推翻,也必须存在被推翻的可能。简单的说,是科学的,那么必然不是绝对的。
比如“太阳明天会爆炸”,这是一个科学理论吗?科学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科学的回答是:有可能。虽然这个可能很小很小很小,但理论上,科学没有绝对,这个可能是存在的。
如果连“太阳明天会升起”这样一个老百姓看来是绝对真理的命题,科学都会回答不一定,那么对于“转基因是否绝对安全”这个质疑,科学家同样只会说,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不安全。在老百姓看来,这就是回避问题,支支吾吾,不给肯定回答。所以,正是科学本身的话语范式与日常生活的话语范式的差异,导致了科学难以战胜谣言。
其次,科学叙述方式并不利于与大众沟通
科学因为严谨而反应迟缓,但大众的兴趣以及其驱动之下的媒体变化更快,等到科学共同体得出结论来澄清新的谣言的时候,媒体的兴趣已经锐减,大众自然不会知道,于是,一个新谣言就流传并持续下去。
这种不对等导致了在媒体涉及转基因的报道中,科学家的声音呈弱势状态。苏格兰科学家普兹泰在电视上声称转基因土豆有害健康、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撰写通讯说转基因导致了美国野生帝王蝶数量减少,在媒体上轰动一时。但是,这些结论最后没有被科学共同体接受,不过,这些结论既不刺激,也没有了新闻时效,媒体自然没有兴趣,公众也不会了解,即使媒体有所报道,公众的兴趣也不大。最终,留下的公众印象就是“转基因导致野生帝王蝶减少”。
科学的语言是晦涩的、专业的、逻辑的,而大众传播是直白、简单、情绪化的。
比如,转基因的反对者要求科学家讲清楚、要审慎。但什么叫讲清楚、什么叫审慎,反对者却无法给出标准,实际上,科学界、政府都有这个程序性标准,符合这个标准就叫讲清楚了,但是,按照科学的语言,所讲的内容又显得晦涩,科普化的讲法,又显得不权威。
这就等于,大众让科学描述四维空间,而科学通过黎曼几何描述出来了,而大众却说,你到底在说什么,我不懂,你在骗我。再做一个更简单的比喻,大众让科学画一个鬼,而科学真还能画一个鬼,但大众却觉得,我心目中的鬼不是这样的,你在骗我。所以,“刻薄”地说,普通人对于科学问题,实际上是无法理解的,只能是选择相信,而相信比理解更难达到。
基于科学的这些特征,在令大众相信这一点上,科学本身就是弱势的。而这正是谣言所擅长的。
撇开易于传播,简单直白等等优势,谣言的一个很大优势,是人们采取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这是因为谣言往往会给出一个避免的解决方案,而且,这个方案,起码看起来,是容易的。比如不吃转基因,毕竟还有那么多食材不是转基因;不用微波炉,这看起来也很容易。
基于人性,人遇到不可克服的问题时,往往会自我暗示、回避的这个问题。比如,摩托车不安全、8万元的轿车没有50万的轿车安全,这些风险显而易见,但基于预算,人们选择忽略、容忍这个风险。所以,当一个事情无法回避,回避成本的太高,人反而不会去相信它。如果一个谣言,在宣扬一个危害的同时不给出一个简单的、低成本的办法,人就会选择不相信它,传播度就会下降。比如,手机辐射与WIFI辐射的谣言,虽然一直在传,但从来都没有像转基因谣言那么声势浩大,因为人们没有办法不用手机,没有办法不用WIFI。谣言无法提供一个低成本的,简单易行的替代方案,人们就“不情愿”相信它。
总结一下,简单的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是因为人们相信的成本低,相信的成本低是因为人们认为他们有替代方案。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普通人自以为有替代方案,在真实生活中,这种替代方案并不存在。换一个角度,这就形成一种讽刺,即人们宁可信其有,但这种态度仅仅限于转发、传播这类举动,但真实选择的时候,却是宁可信其无。
比如,街边的流动盒饭不卫生、黑摩托不安全,这个风险是明确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避免这个风险,去选择正规大饭店更贵的饭菜。再比如转基因食品,虽然很多人宁可信其有,热衷于转发,但在选饭馆甚至自己买菜的时候,他们却宁可信其无,并不会为了避免转基因食品而去购买更昂贵的打上有机食品标志的食材。
科学难以战胜谣言,还有人的原因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大分工的出现、专业的高度分化,现代人从事着各种单一的专业工作,对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不再了解与更新。比如,网上常有的理科生、文科生的争论,其实涉及的知识并非文理分科后的知识,多是高中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被高度专业化的人遗忘了。学过的知识都如此,至于更新就更不用想了。被专业化的人们,整天忙于生计,既没时间也没心思去深度思考他们所处的世界,遇事往往凭印象、成见、随大流地去形成意见。以上的特征,全世界的普通人都差不多。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不相信政府、不相信资本的阴谋论。
而中国的谣言,还有两个重要来源。
一个是帝国主义亡中国之心不死,更重要的一个来源是“以形养形”,比如,吃香蕉补男性性功能,吃鹅肝补肝,吃猪脑补脑子。以形养形的反面,当然就是“以形害形”。转基因之所以能够高强度地激发出怀疑,要验证几代人,正是因为“基因”二字被联想到了生殖。
不过幸运的是,科学虽然一时难以战胜谣言,但时间却是站在科学一边。科学能带来长久的便利与利益,这使得信谣言的成本虽然低,按照谣言去做的成本却很高,久而久之,对新事物的信任就建立起来,谣言最终退出传播。比如,镜子是用人眼睛做的,拍摄要摄取魂魄,这些谣言都不再有市场,但是,同时这也表明,谣言的最终破除,需要漫长的时间。
微信搜索“站长搜索”关注抢6s大礼!下载站长搜索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