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旺英语老师罗永浩还没从锤子手机的产能和质量泥沼中脱身,相声演员王自健也杀进来了。跟罗永浩的颠覆和情怀论貌似,王自健给自己下了“不给国产手机抹黑”的定调
张绪旺
英语老师罗永浩还没从锤子手机的产能和质量泥沼中脱身,相声演员王自健也杀进来了。跟罗永浩的颠覆和情怀论貌似,王自健给自己下了“不给国产手机抹黑”的定调。
优秀的创意、全新的体验……这套说辞从小米开始到今天,可能让无数用户的耳朵磨出了茧子。即便市面上已经有盛大Bambook、大可乐等并不成功的典型,但这些产品“存在即真理”的倔强还是诱惑了更多的人杀将进来。
我们不怀疑是否卖座,也不怀疑王自健、罗永浩改变科技行业的拳拳之心,他们可以很轻松地打造出一款个人手机,性能、价格也可以与苹果、三星,至少与小米、联想叫板,我毫不怀疑。
这是一个全民制造的时代,不只是手机,智能概念的流行和移动互联网知识的普及让稍有资源的人都相信:自己能够颠覆行业,创造历史。相似的新产品还有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甚至智能书包……
历史给人似曾相识的恍惚感,这一幕颇像当年的山寨热潮,只不过当年做事的是籍籍无名的中国乡镇小厂,而今天是个性鲜明的名人甚至知名企业,大家一夜之间学会了苹果、小米的粉丝营销,每一款出炉的产品都能够挂上强烈的品牌属性,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同样宏大,这就容易让创业者产生“极容易成功”的错觉。
但悖论是,为什么到现在成功的只有小米,其他诸多创业者鼓吹的个性、差异和技高一筹并不能让规模用户买单。
关键就在于,其实我们没有核心技术门槛。一款产品的成功在于产品优劣和供应链成熟度。就产品本身而言,中国手机多数是一个组装产品,从业者只是个资源配置的组装厂商――谷歌Android的系统,高通、英伟达的芯片,康宁的屏幕……而从供应链来讲,甚至从业者都不是组装厂商,产能要看富士康、英华达这些国际代工厂的脸色。
所以,拿着Android修改一下用户界面,加入一些自己或第三方的应用,这可以叫手机,但绝不是创新的手机。有人说可以做生态,类似于小米、乐视那样,谈到这个话题,相信多数创业者更没了脾气――雷军和贾跃亭在行业有何种资历和资源,相信这并非罗永浩、王自健那样的资源能完成。
但最后,我还是希望王自健能成功,这意味着至少要比现有产品好很多,说不定有技术创新的可能。但可以确信的是,营销忽悠的年代该结束了。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