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扎克伯格办公益组织:被指投机牟利

互联网 2014-08-05 11:36:11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扎克伯格的野望:Interact org是“投机人道主义”?原标题:马克.扎克伯格的"野望"――Internet org计划是“投机人道主义”?i黑马:2013年,扎克伯格宣布推出internet.org。该项目旨在使全球还没有实现联网的2/3人口使用互联网,并为第三世界国家接入互联网的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

扎克伯格的野望:Interact org是“投机人道主义”?

原标题:马克.扎克伯格的"野望"――Internet org计划是“投机人道主义”?

i黑马:2013年,扎克伯格宣布推出internet.org。该项目旨在使全球还没有实现联网的2/3人口使用互联网,并为第三世界国家接入互联网的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对于扎克伯格提倡的Internet.org,本文作者莫罗佐夫在《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并没有出现赞美的词语,而是将其称为“投机的人道主义”(venture humanitarianism)和“Facebook的诱导性毒品”(Facebook's gateway drug)。

了解这种“投机人道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比Internet.org更好的例子了。那是一个由Facebook主导的联盟组织,三星和几个其他的大型科技公司也加入其中,他们许诺为世界上那些缺乏公共设施建设的地区,提供价格低廉的互联网路,连接智能手机。他们组织起了这个“极效黑客马拉松”的活动,它计划构造一些能在较旧的手机上工作的app,并且游说那些“细胞”网络提供者,不收取“重要”数据的使用费用,比如预测天气的app或者维基百科。

主管Internet.org项目收费形式商讨的正是马克扎克伯格本人。他的野心显露无疑:Facebook最近买了一家生产小型无人机的公司,他想让电波信号真正在空中连接起来。

提供普及通用且价格便宜的互联网路的目标是一个值得赞颂的宏愿。但是这种所谓的非盈利组织的公益议程问题比表面上显示的内容多得多,它的潜台词其实象征了硅谷的“解决主义论(solutionism)”的破绽――相信科技行业可以解决生活中所有问题。

让我们先开始从所谓的“internet.org”可能会给发展中国家提供那种能和其他地方一样了解世界的互联网路这一举动来开始分析吧,它这么做的是因为Facebook得天独厚的特殊条件:除了少数实用的app,internet.org推出的网络现在只能连接Facebook,也就是说,所有那些服务――不论是教育,银行,医疗健康――都得让Facebook当它的中间人才能带你玩。

Internet.org的战略中正在讨论的一个重大方向――目前已在菲律宾,巴拉圭,坦桑尼亚试点过――叫做“app现用现付”制(pay-as-you-app,这个词来源于pay-as-you-go,意思是现购现付),它意味着给那些用户的发送的数据速率将会因不同的app而区别开来。因此,这这意味着:所有的app是平等的,而有些app比其他的更平等(这句话取自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动物农庄》);Internet.org会“资助”那些为数据流付钱的人,他们会控制数据流,然后把那些“更不平等的”app发给每个人。

这种模式无疑会特别吸引Internet.org联盟的成员(更不用说那些移动电话商了),但是我们剩下这些人会以其他的方式发现它的粗暴行径:想象一下,你的水表给你免费而快速的淋浴功能,但是你每洗一次澡都要收费。这就是所谓的公益仁慈背后的关于利益驱动的假设:当有足够多的人用这种免费的数字“淋浴”的时候,用户就相当于进入他们的口袋里来洗这个所谓的数字“澡”。

当大多数人认为这种制度是非常邪恶时,硅谷的人却认为这是善良之举。马克扎克伯格今年曾经发过一篇文章,当中有一个目标是向人们显示“为什么这种模式对于那些资金拮据的人来说合理而慷慨。”诚然,这个模式确实展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你经营一个网站或者手里握着一个app,进入Facebook这个生态系统确实挺合理的,因为你的受众将不需要花钱就可以浏览你的内容(作者的言下之意就是免费上网的话看的人会更多)。

当一个记者用诱导性毒品来形容Internet.org的时候,扎克伯格先生极力反驳,他更喜欢把这个看作是所谓的“互联网的重大一步”――确实是对于Facebook的重大一步,它可以把越来越多的内容引流到Facebook上,创造更为恐怖的影响力,其业务将会不仅仅是它目前只能作为用户获得娱乐或新闻这一渠道,而成为用户获得教育,医疗,银行和其他社会服务的平台。

想想“身份识别服务”所在你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吧,身份识别网在传统意义上主要是驾照或者社会保险号这种东西,但是这种东西将会成为Facebook账号里的一个部分。在一篇简短介绍Internet.org背后远景的短文中,扎克伯格先生说它们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信贷和身份识别等“基础设施”,“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些东西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些服务或许能帮助一些发展中国家,但是在这些事上,Facebook最有资格吗?

Lenddo是一家在发展中国家独立经营的初创公司,作为贷方他们可能更了解这些业务该怎么做。它通过社会媒体网站来评估信贷申请人的项目,之后再贷款。对于Lenddo来说,Internet.org极为有用:他们的申请人在Facebook上面画的时间越多,他们对贷款项目的评估就越准确。但是,假如Facebook作为身份识别系统的提供者,对于其他服务项目来说,现在还不清楚这种识别能力的边界在那儿――用户对于这种体系非常忧虑――到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无论扎克伯格先生在太阳谷里如何布经讲道,Facebook和它的联盟公司都是着眼于利润的企业,他们的利益出发点当然与普通民众的关切不一样,就是忙着赚钱。

诚然,“internet.org”所提供的“互联网”可不是自然资源,就它的固有特征而言,它的体系肯定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一些区别。对于通信基础设施的使用权来说,它是一个复杂而充满争议的议程。这个决定将会取决于多年的游说和电信运营商的操纵,以及不同国家的私有化和自由化改革。由于对于长期利润的考量,Facebook在发展中国家大放广告,确实可以使互联AS网站目录于接入大众。但是接受它的议价,就是意味着放弃斗争,放弃创建不同的制度――比如去联合起来控制电信运营商的力量,从而并提供更便宜、更公平的服务。

我们也不应该接受一个让学生别无选择的发挥占一成,只能不得不把他们的数据资料放到Facebook或者不得不支付某些强制的在线课程(Internet.org已经开始在卢旺达提供这种课程了――Facebook提供作为媒介提供技术支持)。电信运营商给出的答案,心照不宣地得到了Internet.org的赞同,根本没有其他选择:市场总是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最合适的,如果不是Facebook和它的合作伙伴设立的这种门槛,连通行业就应该被作为一种商品来看待。(作者的意思是反垄断)。

任何为了互联网路普及度和低价格而战的社会运动,――和硅谷那些人的统合主义(corporatism)相对的――不应该认为他们这种模式的赚钱前提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也不应该因为科技公司这种假冒人道主义的花言巧语而失去对于权力主张的判断标准。无论马克扎克伯格说些诸如“联网是人权,”这样的大话,在他的Internet.org的文章中,你应该在同意他的观点之前再想一遍。毕竟,获得免费连接到一个空的图书馆或者浏览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书店,所能带来的微小快乐――这些Internet.org所能提供的好处,是建立在不平等的,不正当竞争的速付系统的基础上的。

在这种模式下,Facebook和Internet.org在走着一条很多人都实践过的道路。世界银行曾经做过一个论述,当发展成为一种敛财的手段的时候,失败的,受伤的,永远是最底层的人民。因此,对于硅谷问的那个问题,“互联网是人权吗?”,我们可以这样回答:什么类型的“互联网”才是人权?什么“接入方式”才是人权?

标签: 扎克 伯格 公益 组织 被指 投机 牟利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