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大数据 >> 区块链

DeepSeek AI热潮下的加密货币骗局:警惕虚假项目与高风险投资

区块链 2025-03-08 12:49:44 转载来源:

DeepSeek AI热潮下的加密货币骗局:警惕虚假项目与高风险投资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各种AI应用层出不穷,DeepSeek作为其中备受瞩目的应用之一,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伴随DeepSeek热度攀升的,还有不法分子利用其名义进行的诈骗活动

DeepSeek AI热潮下的加密货币骗局警惕虚假项目与高风险投资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各种AI应用层出不穷,DeepSeek作为其中备受瞩目的应用之一,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伴随DeepSeek热度攀升的,还有不法分子利用其名义进行的诈骗活动。公安部网安局已发布官方警示,提醒用户警惕与DeepSeek相关的虚假区块链项目和加密货币骗局,此类案件已造成投资者重大经济损失,风险不容忽视。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近期爆火的AI产品Manus也遭遇了类似的“山寨币”困扰,市场上涌现出多款同名代币,进一步凸显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指出,不法分子“蹭热点”是这类虚假区块链项目及加密货币骗局的惯用伎俩。他们试图借用市场上的最新风口炒作概念,将代币价值与虚无缥缈的“预期”挂钩,从而诱骗投资者入局,最终导致投资者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DeepSeek假冒项目的猖獗行径

警方披露,一些不法分子创建了与DeepSeek官网几乎一模一样的仿冒网站。当用户搜索DeepSeek官网时,极易误入这些钓鱼网站。犯罪团伙利用这些网站推出名为“DeepSeek”的区块链项目,声称该项目基于DeepSeek技术开发,拥有高效、安全等诸多优势,以此吸引投资者参与众筹。在筹集到大量资金后,团伙便销声匿迹,投资者血本无归。

此外,许多投资者被拉进所谓的“DeepSeek官方群”。这些群组中,有人自称能够提供“内测资格”或“高级课程”,并同时推出名为“DeepSeekCoin”的虚拟货币,宣称该代币由DeepSeek团队支持,具有强大的技术背景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诱导投资者购买,最终导致投资者资金损失。

DeepSeek AI热潮下的加密货币骗局:警惕虚假项目与高风险投资

奇安信XLab实验室的报告显示,在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3日期间,仿冒DeepSeek的网站和钓鱼网站数量已达到惊人的2650个。大规模的仿冒域名注册活动从2025年1月26日开始,并在1月28日达到高峰,可见其猖獗程度。

在交易平台GMGN上,目前已出现超过30个以“DeepSeek”为名的代币。其中一款名为“Seek”的虚假DeepSeek代币,在1月25日开始暴涨,涨幅一度超过7000%。然而,仅仅上线三天后,该代币便开始暴跌,最终几乎归零,投资者损失惨重。安全公司BlockAid的报告显示,在以太坊和Solana网络上出现的假DeepSeek代币诈骗金额已高达4.2亿元人民币。

面对此种情况,DeepSeek官方于2月6日发布声明,声明中明确指出,公司目前仅在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三个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唯一官方账号,DeepSeek官方网页端与官方正版App内不包含任何广告和付费项目。此外,除了DeepSeek官方用户交流群外,从未在国内其他平台设立任何群组,一切声称与DeepSeek官方群组有关的收费行为均系假冒。DeepSeek官方重申,从未发行任何虚拟货币,呼吁用户注意甄别,理性投资,避免财产损失。

苏筱芮认为,“DeepSeekCoin”案例再次证明,仅靠概念炒作、缺乏实际业务支撑的加密货币项目极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风险。加密货币所谓的“去中心化”特征,在不法分子的精心策划下,根本无法实现独立运作,反而更容易被其操纵。她指出,目前加密货币领域的资金安全、投资者教育与保护以及平台运营规划等方面,仍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Manus等其他AI产品也遭遇“山寨币”困扰

DeepSeek AI热潮下的加密货币骗局:警惕虚假项目与高风险投资

除了DeepSeek之外,在交易平台GMGN上,近期爆火的AI产品Manus也出现了十余款同名代币。其中一款于3月6日上线的代币,在短短三天内便经历了多次大幅波动,展现出极高的风险性。Manu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季逸超就此发文澄清,称Manus从未参与过任何加密货币项目、代币发行或区块链计划,任何声称与其有关联的类似名称的加密货币企业均为欺诈行为。

Uweb校长、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表示,加密资产领域确实存在一系列乱象。绝大部分蹭热点的“空气币”项目本质上都是欺诈或传销,市场操纵等行为也屡见不鲜,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此外,一些加密资产存在不切实际的宣传和炒作,导致市场估值偏离基本价值,或被赋予过高的期望。还有一些资产实际上并未真正利用区块链技术,只是打着区块链的旗号,获得与实际价值完全不相符的估值。

“蹭热点”在币圈已成为常态。早在2023年初,ChatGPT爆火之后,也出现了大量虚假仿冒网站和同名代币。一款ChatGPT同名虚拟货币发行价格仅为0.000611美元,上线5小时内价格飙升超1800%,随后又迅速回调80%,最终销声匿迹。

区块链生态安全公司慢雾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钓鱼攻击共造成约4.94亿美元的损失,同比增长67%。虽然受害者数量仅增长3.7%,但单次攻击损失显著增加,最大单笔被盗金额达5548万美元。钓鱼攻击通常通过部署在钓鱼网站上,诱导用户签署恶意交易来盗取加密资产,其手段多样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监管与防范:多方共同努力

DeepSeek AI热潮下的加密货币骗局:警惕虚假项目与高风险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虚拟货币始终保持着严格的监管态势。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多次发布关于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蹭热点的加密货币项目屡见不鲜,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热点的吸引力和投资者对高额回报的渴望。”然而,这些项目往往缺乏实际的技术支撑和市场基础,项目质量难以保证,存在欺诈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他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虚假宣传和非法集资行为,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交易平台也应加强对上线项目的审核力度,确保项目具备实际的技术支撑和市场基础,并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和提示。投资者也应提高风险意识,增强对加密货币市场的了解,在投资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避免盲目跟风。任何承诺“稳赚不赔”、“年化收益超高”的项目都可能存在欺诈风险,投资者应保持理性,谨慎对待高额回报承诺。

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民商事专委会原副秘书长林先平指出,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人们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不了解,试图利用新的热点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资金。投资者要想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需要进行仔细的尽职调查和专业的评估,并避免投资那些缺乏透明度或正式监管机构监管的项目。

标签: DeepSeek AI 热潮 加密 货币 骗局 警惕 虚假 项目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