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科技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人工智能成焦点》
《上海金融科技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人工智能成焦点》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2024)》显示,2023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热度有所降温,但人工智能技术却成为投资的焦点。报告中,上海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尤其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上表现突出
《上海金融科技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人工智能成焦点》
最新发布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发展指数(2024)》显示,2023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热度有所降温,但人工智能技术却成为投资的焦点。报告中,上海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尤其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上表现突出。然而,与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相比,上海在金融科技上市企业中的高估值独角兽企业数量和质量方面略显不足。这一现状凸显了上海金融科技发展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上海正致力于建设更高能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和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金融科技被视为推动这两个中心联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需要在多个方面发力。首先,支持原始创新至关重要。这包括推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金融科技底层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行业应用关键技术的发展。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避免受制于人。
其次,上海需要设计开放的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场景,加快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这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通力合作,共同探索创新模式和应用场景。 通过搭建开放的平台,吸引更多创新力量参与,才能催生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 同时,政府应积极推动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示范场景的建设和应用,减少企业顾虑,推动创新步伐。
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葛平指出,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大模型、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此外,上海将有序推动重大试点取得突破,探索建设更加灵活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机制。 这种灵活的监管机制能够为创新企业提供试验和迭代的空间,降低创新风险,鼓励更多企业参与金融科技创新。
然而,金融科技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峰教授指出,尽管人工智能有望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并实现降本增效,但其在金融机构的推广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发成本极其高昂。以招商银行为例,其年初启动的与大模型相关的“智算平台”项目投入巨大,达到亿元级别。 这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尚且是一笔巨额投资,对于中小机构而言更是难以承受的重负。 因此,如何平衡成本与收益,是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其次,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场景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机构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客服和前台等领域。 这主要是因为金融行业是一个受强监管的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必须符合监管要求,因此金融机构在应用方面较为谨慎。 未来,需要进一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在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大的价值。
此外,中小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也面临着独特的挑战。李峰教授建议,中小机构可以采取外包或抱团取暖的方式来应对高昂的成本和技术门槛。 通过与大型科技公司合作,或者与其他中小机构共同建立共享平台,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避免盲目跟风带来的风险。 依托行业性的平台,中小机构也能更好地触及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上海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有赖于持续的创新和投入,以及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未来,上海需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人才和企业参与金融科技创新,从而在全球金融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也是上海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持续努力,上海有望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中心之一,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这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环境,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上海金融科技发展持续向好,造福社会。 未来,上海的金融科技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注重普惠金融的发展。 这些都是上海金融科技发展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