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滴滴的成功上市,其自动驾驶业务的相关信息也随着招股书公布于世。 这一个于2019年3月分拆的独立公司,目前团队人数超500人,拥有超过100辆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队,公司体量远超大部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随着滴滴的成功上市,其自动驾驶业务的相关信息也随着招股书公布于世。
这一个于2019年3月分拆的独立公司,目前团队人数超500人,拥有超过100辆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队,公司体量远超大部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短短两年,滴滴自动驾驶已完成三轮超11亿美元的融资,首轮估值达34亿美元。
兵强马壮、粮草备足,滴滴自动驾驶将面向一个规模超万亿元的共享无人车市场。
可观的市场空间也让众公司对其垂涎三尺,但品尝这一美味蛋糕的路程道阻且长。
Uber、Lyft等公司在此多番碰壁后,陆续选择将自动驾驶业务打折抛售,黯然离场。反观滴滴,非但没有止步的意味,反倒昂首阔步,积极撰写其自动驾驶故事。
问题来了:滴滴自动驾驶,会是个好故事吗?
可能不是,也可能是。
入场凶险之地
先说不是。
扣人心弦的故事少不了起承转合的情节,滴滴自动驾驶的故事自然也不会太过平顺。
实际上,滴滴瞄准的共享无人车市场实乃凶险之地,稍不留神或将全盘皆输。
先谈外患。
一定程度上,外患的根源来自于印刻在滴滴骨子里的基因。
过去五年,自动驾驶行业已经历一轮淘汰赛,不少公司因各种原因凄然离场。
在此之后,行业中的不同派系也由此逐渐成型。
目前,自动驾驶行业既有百度Apollo、Waymo这类科技巨头之子,也有小马智行、AutoX这般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根据以上公司的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两种派系:平台型公司如滴滴、Uber、Lyft,技术型公司如百度、Waymo、小马智行等。
于技术型企业,技术是武器,场景为目标。场景固然重要,但轻易不会影响到技术投入的深度和广度。
于平台型企业,场景是主菜,技术是佐料。后者多一点、少一点、差一点、好一点,对前者有影响,但影响不太大。
两大派系公司都将抢占无人共享出行市场视作终极目标。在过去几年的探索之中,技术型公司距离共享无人车商业化运营的目标越来越近。
百度的自动驾驶测试车队已达到 500 辆,L4 级自动驾驶累计测试里程突破 1000 万公里。百度也由此成为全球唯一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千万公里的中国企业。
文远知行于今年2月获得广州市交通运输局颁发的网约车运营许可证,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网约车业务资质的自动驾驶企业。
AutoX在今年5月6日实现全车没有安全员,无人共享车商业化试运营100天。
尽管滴滴这类平台型公司在落地场景和用户需求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处于一个高起点。但聚焦平台的打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一种约束。
无论是国外的 Uber 还是国内的滴滴,其自动驾驶技术更多将作为出行业务的运力补充,这种模式的想象空间可能受限。
更何况,自动驾驶是一个依靠技术驱动的行业。随着场景的逐步多元,其对算法精度要求之高、算法广度要求之多势必让人咂舌,而对于不可预见的长尾场景的处理,挑战非常巨大。
自动驾驶未来的比拼,核心是技术的比拼,谁能满足更多场景的实际需求,谁就能在这场竞逐中走到最后。
如果此时只是准备现有单一的出行场景,且技术刚刚达标,未来在这个市场或将比较被动。
当然,技术型公司并非没有劣势,运营经验不足、原生用户匮乏、Robotaxi 赛道的冷启动成本较高都是其商业化运营的弊病。
不过,部分技术型公司已推出各自的打车应用,试图通过在全国多地提供共享无人车服务以积累运营经验,获取原生用户。
百度Apollo、文远知行、AutoX等技术型公司近期也与主机厂合作,共同合作或者生产共享无人车,以降低共享无人车队成本。
目前,滴滴已针对自身短板推出最新的双子星硬件平台,在传感器、车载自动驾驶系统、远程协助系统和前装量产车型等方面迭代。
外患之外,内忧也同时暗藏。
首要原因就是投入,真金白银且无底洞般的投入。
自2009年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以来,自动驾驶公司Waymo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依赖其母公司谷歌的输血。
截至2015年,Waymo已耗费谷歌共 11 亿美元。
谷歌在2019年也不堪重负,首次放开对Waymo的融资控制,允许Waymo寻求外部资金。
截至目前,Waymo已获得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及其它投资机构在内的两轮投资,募集资金金额共计47.5亿美元。
融资短暂续命之后,如何将技术商业化落地以实现自我造血,是压在所有自动驾驶公司头顶上的一座巨山。
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在2019年曾经下调对Waymo的预估估值,由1750亿美元下调至1050亿美元,给出的原因为Waymo的自动驾驶技术及商业化进程无法达到预期。
再譬如Uber 的自动驾驶部门ATG,2019年的收入为4200万美元,亏损却为5亿美元。
在自动驾驶技术尚不成熟,法律政策有待开放的情况下,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遥遥无期。
正因如此,Uber、Lyft无力继续支撑难以填补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选择将自动驾驶业务以远低于估值的价格出售。
回到滴滴,上述前辈们遇到的种种问题,他们都会遇到;而前辈们选择放弃的难题,滴滴却要一个一个地去解决。
新的驱动力
再说是
全球范围来看,少有公司能与滴滴一般,在拥有成熟的共享出行服务同时,也大力投入自动驾驶技术。
尽管为平台型公司,但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滴滴的实力已不容忽视。
在道路测试方面,滴滴自动驾驶已经在上海、北京、美国加州等多个地方获得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资格。
根据美国加州机动车管理局发布的《2020年自动驾驶汽车脱离数据报告》显示:滴滴在报告中的29家公司中排名第7。
车辆在可脱手的情况下行驶距离越远,一定程度体现其自动驾驶技术越成熟。
滴滴4月公布的一则视频显示,其自动驾驶汽车连续行驶五小时,并且全程无人工接管。这则视频还得到“谷歌无人车之父”Sebastian Fhrun 的赞赏。
在其核心业务共享出行方面,滴滴的成绩同样不俗。
根据其招股书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
2020年,仅中国出行业务就为滴滴带来1336亿元收入。2018年-2020年之间,中国出行业务和国际化业务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
若将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与共享出行业务结合,将直接驱动两大业务的发展。
自动驾驶仿真训练需要海量的数据,而滴滴平台日均订单数达数千万正是其最大的数据来源渠道。
滴滴平台上的出行场景会帮助滴滴自动驾驶研发建立场景库,能够覆盖绝大多数想象中的长尾场景,这给滴滴自动驾驶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数据养料。
此处的长尾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三轮车逆行、摩托车闯红灯、飘在路上的气球、路边突然窜出来的小狗等不确定性因素。
如果不能解决这样的场景,将严重影响实际的驾乘体验与技术落地进程。
倘若滴滴自动驾驶技术得到提升,将为共享出行业务降本增效。
据悉,2025年滴滴平台将普及超过100万台的共享汽车,且迭代版本的新车型将搭载滴滴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模块,并有望在2030年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庞大的共享无人车队,可通过全天运行提高车辆利用率,以降低车辆的运营成本,再进一步降低出行成本
根据L.E.K.的市场调查显示,自动驾驶汽车带来的新增交通流量将会使总交通流量增加5%到15%。
此外,无论滴滴集团,还是自动驾驶公司都坚持与汽车上下游企业开展紧密合作,以推动自动驾驶软硬件技术发展。
今年5月,滴滴自动驾驶与车企广汽埃安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从线控底盘、自动驾驶传感器与系统集成等维度,开发一款可投入规模化应用的全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型,并推进该车型的量产。
在技术和法律法规到位的条件下,滴滴可基于其出行平台的属性,通过部分无人驾驶的混合派单的形式来实现商用的目标。
比如在路况简单、天气正常的场景下采取此形式,以此初步满足乘客对任意点上下车的需求,以及降低成本。
随着混合派单的可行性得到验证以及技术成熟度提高,滴滴将逐步过渡到完全无人驾驶派单。
而对于Uber、Lyft等前辈无法解答的难题,滴滴似乎已有答案。
曼哈顿风险投资公司研究主管Santosh Rao曾对腾讯《棱镜》表示:“Uber和Lyft是迫于盈利压力的选择。而现阶段的滴滴是规模和利润都要兼顾。”
资料显示,2019年Uber在多项业务亏损共之下,选择出售部分非主要业务。
随着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Uber和Lyft的整体营收大幅下跌。
去年5月,Uber宣布在全球裁员3700名员工,并永久关闭180个司机服务中心,其首席执行官也表示将放弃领取2020年剩余的基本工资。
根据Lyft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Lyft的营收同比下降48%,净亏损为4.595亿美元。
相比之下,滴滴的表现与二者不同。
以调整息税折扣以及摊销前利润计算,滴滴的国内出行业务自2019年开始盈利。2019年-2020年,滴滴的盈利分别达到38.44亿元和39.6亿元。
持续盈利也意味着,滴滴拥有更为充足的研发资金。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滴滴的研发费用为63.17亿元,占其总成本的4%。
因此,滴滴自动驾驶于滴滴集团而言,不可不谓是一项极具想象力的故事。
它既能与核心业务共享出行协同,又为其抢占万亿市场规模的共享无人车市场储备弹药。
总结
滴滴自动驾驶会是个好故事吗?
可能是。行业堆叠巨大的市场规模,为滴滴集团的整体发展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
也可能不是。自动驾驶极低试错容忍度的技术要求,以及看不见尽头的研发投入,皆是滴滴可能放弃自动驾驶业务的关键因素。
凭借强大的协同能力,滴滴得以在Uber、Lyft等相继离场后继续研发这一技术。
在全球共享出行公司中,滴滴的自动驾驶实力无疑已处前列。
但面对技术型公司的挑战,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仍有不少进步空间。
《2020年自动驾驶汽车脱离数据报告》显示:滴滴之上,还有包括AutoX、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诸多技术型公司群狼环伺。
此外,经过数年的道路测试以及商业化尝试,不少技术型公司已接近甚至启动全无人商业化运营。
反观滴滴,仅在去年首次开放配备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载客服务。
如何快速缩小技术与落地之间的鸿沟,是滴滴自动驾驶亟需解答的难题。
就此,行业人士告诉雷锋网,“滴滴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尽力做一个最好的调度平台,和各家技术公司合作,而不是自己死凿自动驾驶技术。”
当然,尽管滴滴自动驾驶独立运营,但滴滴集团仍然控股滴滴自动驾驶70.4%的股权。
随着滴滴正式上市,自动驾驶的研发投入压力也将相应减轻。
至少目前来看,滴滴自动驾驶的发展如阪上走丸。
故事还在继续,好戏即将上演。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