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电信通讯

「百思特热点洞察」孟庆祥:5G是技术高点还是被哄抬的泡沫?

电信通讯 2021-07-01 10:08:30 转载来源: 丁莲慧娱乐

     作者 | 孟庆祥  简介 | 华为首批蓝血十杰,华为管理专家、华为大学金牌讲师、华为官方讲师、百思特高级特聘讲师  01  我从未见过有人博学到知道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  ——亨利·福特  关于5G,大家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它是什么?能干什么?业内人士的问题是,这个技术有戏吗?有什么商机?  下面就谈谈对5G的看法,我讲的规律也基本上能够适合其它许多新发明、新创造,所以才有必要写一写

  

  作者 | 孟庆祥

  简介 | 华为首批蓝血十杰,华为管理专家、华为大学金牌讲师、华为官方讲师、百思特高级特聘讲师

  01

  我从未见过有人博学到知道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

  ——亨利·福特

  关于5G,大家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它是什么?能干什么?业内人士的问题是,这个技术有戏吗?有什么商机?

  下面就谈谈对5G的看法,我讲的规律也基本上能够适合其它许多新发明、新创造,所以才有必要写一写。

  理解“双轮驱动”

  去年3月20号,华为对外公开了一个高逼格的《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里面提到了华为发展要“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双轮驱动。这个概念很好,可惜材料里只有两处提到双轮驱动,很少展开论述。

  基本上,所有的行业都是技术创新和用户需求双轮驱动的。技术创新是供给方想赚钱琢磨出来的各种产品特性之类的,用户需求则是用户想购买某种东西催生的供给。

  例如,饭馆推出一种新菜也是技术创新,这个创新顾客是否接受?用什么办法才能让顾客更愿意接受?这就是技术驱动。满足需求则是观察、听到用户的评论、需求,进行改进。我前几天在湖南,他们说现在湖南菜都不怎么辣了,因为要适应外地人的口味,正宗很辣的湖南菜只能去那些外地人不去的老巷子里了,这就是厂商对需求做出的反应。

  万事都几乎如此。

  手机为了全面屏同时兼容前置摄像头,前一段时间有刘海、水滴、打孔、升降等方式,经过了几个来回,最近差不多收敛到水滴屏模式了。

  手机又开始折腾折叠屏,又出了好多方案,至于最后会不会成为主流,难以料想。但生产力的发展总是这样“折腾的”、试探的,每个行业都差不多。

  悲观的观点倾向于认为,发明这些都是都是画蛇添足。乐观的人则列举过去的想象变成了今天的现实。这事情实际上是说不清的,不是所有的发明最后都会被人接纳的。苹果手机的3D按压到现在基本没人用了;华为尝试过的蓝宝石屏,后来也没什么声音了;陶瓷壳在股市上也炒了几轮了,有不少厂商砸钱提高性价比,后面也没什么动静了。

  所以,福特说得非常好,没有人能够博学到判断这些事物。

  02

  大多数行业和公司的发展都是双轮驱动的,尤其是有很多研发人员的公司。以移动网络为例,技术驱动和需求驱动基本上交替行进。

  最早摩托罗拉发明的大陆通信系统(大哥大),用了20多年,后来进入了爆发期,很多人开始用大哥大,但大哥大系统有两个不足,第一容量小,第二保密性差。这种需求催生了数字移动通信的需求, 于是就有了GSM、CDMA。厂商琢磨GSM、CDMA不能视频、主要是通话, 能不能诞生一个全业务的网络呢?既能打电话、发短信还能上网,于是就有了3G技术, 然后, GSM、CDMA等属于2G,大陆通信系统属于1G。

  2000年左右,不少运营商部署了3G,千方百计催生移动网络预想的多种应用,效果都不理想。所以3G的发展比较缓慢,运营商难,厂商也难受。

  2007年, 苹果发布了一个iPhone, 极大地提高了上网体验,由于种种技术上的原因,手机不支持3G,它用2G改造的技术上网,一切其它需求都通过上网解决。一年后,苹果又发布了支持3G的 iPhone 3, 人们很快认识到上网才是移动通信真实的需求。但3G虽然能上网,却不是专门为上网设计的网络,有些低效、有些别扭,于是,需求催生了以上网为主题目标的4G。由于有明确的、确实的需求,4G发展非常快,给运营商带来很可观的利益。

  4G发展到巅峰了,设备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在研发人员的开发下,有了5G,然后是6G……不断推陈出新。

  总体上,4G已经满足了人们绝大部分的需求,其中包括价格的需求。现在大部分上移动网的人都是流量不限的套餐,一个月大约几十元,价格在人们可接受范围内。平均而言,一人不限量,一个月大概使用15G左右的流量,速度也令人满意。

  4G发展占尽优势,5G的发展怎么办?于是,5G一开始是嫁接了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万物互联的说法,至于是否是来自大家的真是需求,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5G是技术驱动的,这个关键性特点决定了它的命运。

  03

  运营商上新技术是“被忽悠”的吗?

  表面上看,设备商上5G的动力最大,像所有买东西的人一样,要“忽悠”目标客户多买,快买,华为把促进用户购买的行为叫做引导,从研发到市场、人人都知道引导的威力,引导成为一个一种被放大的本能。用户本想买一个鸡蛋,引导成买一只母鸡;一个百万的项目,引导成500万的项目。

  引导在项目操作上确实有用,但运营商这种大型项目引导绝非主要力量。

  运营商上大型项目主要逻辑是抢占先发优势。有一种推测认为,获得一个新用户的成本只有转移别人用户成本的五分之一,但转移别人的用户显然存在难度。现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网络质量在不断提升,经过这几年的建设,网络越来越完善。但问题是,用户已经被中国移动锁定了,它有规模优势,价格也较为合理,所以中国移动的收益会远多于联通和电信。

  所以,运营商也会跟着厂商“忽悠”,但最终取决于用户多大程度上买单。对于运营商而言,多圈用户,多获取就是需求。所以,任何新技术、新创意,利益相关者都会给与极大关注,最消极的也不过是高举大旗原地踏步。

  炒作是生产力,但光炒作不足以支撑5G

  鼓吹5G的人认为炒作就是生产力,这没错,能够让用户买单就是好东西。

  问题在于,上新网络是要花钱的,上规模则要花大钱,当入不敷出的时候,网络建设的东西就枯竭了。

  现在,很多运营商开始建设5G,但这不代表5G就已经成功了。

  运营商的策略首先是解决有无问题,先宣传造势。大规模扩容则需要很多用户进来,促进需求。

  就像买东西一样,有人激进,喜欢尝鲜,也有人保守,等产品或技术被证明切实可行才进行购买。以网络建设为例,先行者有先发优势,却需要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后来居上的运营商设备价格更低,设备特性也更趋于完善。

  运营商的圈子信息是畅通的,但用户却存在一定的闭塞。比如日本、韩国运营商通常比较“激进”,由于产业政策、国民特点等因素,他们总是较早地使用新技术。其它运营商则可以根据这些运营商的实际效果再做定夺。

  大多数运营商发现,第一波上的5G网是可以预期的,5G有没有前景决于它是否真的能吸引用户,构造竞争优势,也就是说,有效扩容,才是检验5G是否真正成功的标准。这时,就回到了那个古老的问题,是否有真实需求?

  04

  5G所有的场景和需求都是想象的

  简单地说,万物互联还是一个概念性的理念,即使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设备要共同联网互动的情况,但比如抄表、车位管理之类的也仅仅需要微弱的流量,可以说还不至于一定要用上5G技术,早期已经有了廉价可靠的解决方案。

  至于自动驾驶,与5G的关联性也有待进一步商榷。要思考,设计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是在汽车系统内部解决问题还是寄希望于外部的网络?显而易见。自动驾驶解放的司机的初衷是什么?这个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超低延时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很难说得清楚。

  极高的网速只是为了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这不是技术的尴尬,而是世界万物的发展逻辑,是消费的需求驱动,也是厂商获益的欲望驱动,前者靠谱、扩散较快,后者则需要等待真的需求孕育。

  所以,5G的命运只有两种,第一,慢热,激发了需求之后才能大干快上。第二,存在失败可能性,历史上失败的技术也很多,例如当年的ATM。

标签: 百思 热点 洞察 孟庆祥 庆祥 5G 技术 高点 还是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