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网站目录 孙实 3月15日报道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今晚就要召开。AS网站目录两天前曾细数历年3.15晚会中枪的科技公司,发现科技公司一直是3.15晚会的常客
AS网站目录 孙实 3月15日报道
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今晚就要召开。AS网站目录两天前曾细数历年3.15晚会中枪的科技公司,发现科技公司一直是3.15晚会的常客。
据央视3.15晚会总导演史亚东在“2014年3·15晚会启动仪式”上透露,今年晚会将关注消费电子、电子商务、互联网理财等多个领域,这或许意味着,今年的3.15晚会,仍将出现科技公司的身影。
第一幕:手机流量月底清零
上榜理由:不透明的霸王条款
“我买的流量套餐,用超了就要再花钱,那么没用完,为什么不能挪到下个月来用?”这是很多消费者对手机流量月底清零做法的质疑。
2013年,长沙一消费者将中国移动(微博)告上法院,原告认为,运营商没有在协议书中明确告知消费者月流量套餐会清零一事,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这条规矩本身从市场公平原则来说也不合理,但法庭驳回了刘明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服,决定继续上诉。
手机上网流量没用完,月底“清零”究竟是否合理?面对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呼吁,作为规则的制定者,运营商应当表现出怎样的态度和调整措施?人们清楚地发现,与手机流量质疑之声相伴随的,是诸多消费者心头压抑已久的不公平感。
“流量月清”之所以引发广泛质疑,根源在于计费机制“话语权”不对等带来的不公平感。现行计费方式之下,费用如何收取完全由运营商“大权独揽”,公众丝毫没有议价权。同时,流量套餐内外的计费标准存在巨大悬殊:上网流量超出部分需要加钱,且价格不菲;但如果用不完,却要被无条件清零。如此的不对等,消费者“不公平”之感自会油然而生。
流量是否月清或许可以商榷,纾解消费者的不公平感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课题。一方面,运营商的计费方式与标准应当更加阳光、公开,让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计费依据,是否存在暴利;另一方面,也应适当汲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熟经验,并根据消费者的呼吁作出及时果断的调整。
第二幕:宽带网速缩水严重
上榜理由:高价买到低价服务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出台,各地的宽带提速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尽管各地宽带速度有了明显提升,但一直困扰用户的“假宽带”问题依然存在,很多用户都在反映:自己办理的10M、20M、50M、100M宽带业务,实际网速与理论网速差距甚大。
此前,有记者测试了某家庭12M的宽带接入,按照理论,该宽带的下载速率应该达到1.5M每秒,但实际下载速率为700多KB/s,只有理论速率的60%左右。从全国范围来看,固网宽带用户达到的实际带宽仅仅是理论带宽的55%。
一般来说,宽带销售市场可以划分为三级:一级市场是骨干网宽带批发市场,下级骨干网运营商向顶级骨干网运营商购买骨干网带宽(出口带宽,主要是中国电信(微博)、中国联通(微博)和中国移动)。二级市场是宽带批发市场,宽带提供商向骨干网运营商批发带宽。三级市场是宽带零售市场,各级宽带提供商向用户出售宽带业务。
“假宽带”主要出现在宽带零售市场,即民营宽带提供商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低价批发带宽后,以低价拥有独享宽带为幌子,吸纳最多的消费者使用以最大化利润,而过多的消费者使用本该独享的宽带网络使独享网络变成了共享网络,造成用户速率远低于其宣传的带宽速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对于运营商、宽带零售商来说,按照宽带的标准收费,却提供“假宽带”的服务,让广大消费者稀里糊涂地当了“冤大头”,显然违背了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
第三幕:手机预装软件灰色产业链
上榜理由:消费者失去对手机控制权 隐私权存在风险
用户购买一部新手机,第一次打开,就发现里面已经被安装了很多应用程序,这就是所谓的“预装软件”。根据第三方调查显示,2013年,约有50%的智能手机里有30-45个预装软件,其中有一些预装软件成为智能手机吸费、窃取用户隐私的源头,隐患主要集中在以方面:
1、手机中预装的应用数量多,既会占用存储空间,也会占用内存,导致手机运行缓慢;
2、很多预装软件会自动联网,会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耗费流量
3、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放性,很多应用都隐藏着恶意程序,从而带来各种危害:远程控制手机、窃取用户隐私等。
手机的预装软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推介软件,以扩大市场占有为目的在手机中预装,用户可以正常卸载,此类软件虽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但于普通消费者大致无碍。另一种则通过恶意行为能够造成用户的实际损害后果,这类预装软件相当一部分在手机销售时未明确提示用户,且未经用户许可就在手机终端强制捆绑,并通过后台运行、推送消息等手段强制使用,剥夺了用户对软件的自主选择权和操作控制权。
此外,该类软件通常还不提供标准的卸载方式,或者提供的卸载程序无法有效完成任务,造成普通用户无法正常卸载。虽然部分用户可以通过取得超级用户权限(root)将其卸载,但根据手机厂家的通行规则,用户一旦通过root方式获得系统修改权限则不再享受厂商对手机的保修服务。
从上面可以看出,强制预装、过度预装导致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和公平交易权受到侵害,产业链亟待规范。
第四幕:电商促销价格战
上榜理由:剥夺消费者对商品原价知情权
随着网购的普及,类似“双十一”、“双十二”、“女生节”等种类繁多的电商促销活动开始展开。电商们纷纷喊出狠口号:全场五折包邮、满199立减100、贵就赔等。面对火热局面,我们或许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获得实惠了吗?
有记者调查发现,去年双十一期间,某电商的50英寸平板电视标价为5799元,参考价为7799元,似乎便宜了2000元,一眼看上很划算,然而根据比价网的价格走势,该款电视从去年9月市场价开始就已经是5799元了,也就是说相对近期,该款产品并没有给出特别折扣,显然是在忽悠不知情消费者。
业内人士表示,各大电商双十一促销主推家用电器时,发现电商在促销上存在价格误导。所谓打折,并不是在近期价格上进行,而是相对一个参考价来说的,这极大地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此外,电商促销期间,还有虚假产品、商品无货、物流缓慢等多个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情发生。因此,当电商高举价格的大旗时,消费者不要被“低价”两字忽悠,切实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幕:P2P网络贷款平台受骗
上榜理由: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涉嫌欺诈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行业在国内发展迅猛,然而迅速扩张的背后,问题也开始日益凸显。去年10月以来,出现倒闭或资金链断裂的P2P网贷平台已经达到数十家,而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当属将钱借出去的消费者。
根据此前调查,某P2P平台的金牌销售员张先生向记者透露了两大法宝,卖产品尽量选择“求安稳”的人群,并应避谈风险,并拿过往成绩单赚信任。当见到客户时,一定会首先谈收益,比如谈到12%甚至是13%,很多人一听到高收益自然会问有无风险。一定会抢话告诉他们,“这个产品绝对没有任何风险。”,并会着重谈过往成绩,比如从来没有违约过,都是按约定收益兑付的,为了能快速实现成交,有条件的话,还会请来一些指定的“老年人托儿”。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P2P平台为了获取消费者的信任,过分强调收益率,尽量淡化风险,使消费者蒙在鼓里,稀里糊涂地就把钱借给别人,并承担了大量的风险。
标签: 假如 我是 3.15 晚会 节目组 揭露 哪些 乱象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