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锴2月11日,凡客正式宣布了第七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小米公司的董事长雷军领投,IDG、联创策源、赛富、启明、淡马锡、中信、和通等股东均参与了本轮投资,融资规模超过了1亿美元
文/黄锴
2月11日,凡客正式宣布了第七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小米公司的董事长雷军领投,IDG、联创策源、赛富、启明、淡马锡、中信、和通等股东均参与了本轮投资,融资规模超过了1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雷军本身就是凡客的天使投资人,与凡客创始人陈年已是多年合作伙伴。本轮其他的投资人也都曾投资过凡客,是凡客的旧股东。此前,凡客在六轮融资中已累计融资4.22亿美元。
尽管新一轮融资到位,让各方心中的石头落地。但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原创品牌公司,近两年来却似乎始终处于悬崖边缘。
自2007年以男士衬衫直销起家,凡客凭借极具开创性的品牌营销和高性价比产品,创造了互联网品牌的成长神话。明星代言群加上“凡客体”等一系列广告文案,使它一度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然而,“重噱头轻产品”的弊病,并不能让以“工厂货”为主体的凡客持续火爆。早期靠低价、时尚等特征打开市场后,凡客并没有在设计、品质上继续下功夫,其在消费者的影响力亦呈现下滑趋势。
不难理解,服装品牌的成功需要多个环节的配合,假使单靠营销来驱动,后台环节没有跟上,产品的火爆只是昙花一现。
更大的问题在于,从2012年起,凡客的“品类扩张”策略,让其面临巨大的产品库存压力。由于前几年的扩张过于激进,2011年、2012年的“大跃进”,最终迫使凡客在2013年进行了“大瘦身”。据称,去年9月凡客因搬迁和调整“优化”掉20%的员工,人员流失与沟通不畅,还引发了激烈的“拖欠供应商货款”的风波。并且,“资金链紧张”的传闻,让外界一度认为凡客走到了穷途末路。
凡客的麻烦还不止产品和资金问题。去年起,凡客将自有品牌的专卖店变成了集合佐丹奴、KAPPA、唐狮、森马等众多第三方品牌的大卖场,导致产品定位出现偏离。这使得凡客品牌定位越来越模糊,当年个性化的身影已渐渐远离。
事实上,凡客创始人陈年并非没有反思。如果说2012年年底之前,他的反思集中在“扩张过快”,那么2013年起,他的反思便转移到了产品本身。
从2013年下半年起,凡客已决定向雷军的小米学习,做极致单品。用陈年的话说,2014年凡客将回归初心,将“专注产品”作为核心战略,制造出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具体说来,凡客将精简产品线,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有限的品类上,以此重新建立口碑。不过,在主要围绕自主品牌经营的同时,凡客还会继续保留第三方业务。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小米模式后,凡客在今年1月推出了羽绒被产品,并打出了499和999元的价格。在前后几轮的抢购活动后,羽绒被确实也出现了“一被难求”的盛况。从这个角度看,在接受“小米化”的思维改造后,凡客确实做出了引爆市场的产品。那么,小米路线是否能就此拯救凡客?
首先,小米的成功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小米崛起的时机,恰好遇上了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大爆发。但服装行业则不同,服装业的增长平缓,且服装鞋帽领域的线下品牌已极度泛滥,竞争十分激烈。不少知名品牌通过天猫、京东等平台出售。相比于凡客,平台型电商的流量有保证,入驻的品牌也更多,它们对凡客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有业内人士指出,凡客刚成立的时候,天猫等平台还不完善,因此给了凡客许多机会。但眼下,凡客的产品线很长,大部分又是低价货,与天猫相比并无太多优势。而天猫上的产品显然更为丰富,消费者为什么还要上凡客?
况且,凡客目前正在遭遇目标用户青黄不接的困境。具体说来,凡客前期积累的老用户已慢慢成长成熟,他们的年龄与物质条件都在发生变化,很可能不再符合凡客的品牌调性,而选择慢慢远离。
而对年轻的新用户来说,他们又面临着凡客战略不断摇摆的状况,因此也很难成为凡客的忠实拥趸。追求性价比的顾客会上天猫购买,追求快时尚的则会紧盯优衣库和Zara,H&M等品牌。换言之,凡客的用户忠诚度,与“米粉”对小米手机的疯狂大相径庭。
不过,在这个依然混沌的互联网服装市场上,凡客并非毫无机会。对凡客来说,它的竞争对手也多多少少存在软肋。凡客在解决了资金的困境后,更为关键的是如何真正落实“小米化”,摆脱过去低价、低品质的路线。
眼下,凡客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强,弄清楚“什么才是凡客”是这个互联网品牌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凡客未来面对的难题,将远远大于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面临的挑战。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