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Apple Pay助力NFC卷土重来 搅动移动支付江湖

互联网 2016-02-18 05:53:30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本报记者 王俊丹、包慧 上海报道2月18日凌晨五点,Apple Pay(苹果支付)正式上线,苹果官方网站公布,首批合作银行共有19家,包括五大行,浦发、招行等10家股份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4家城商行,Apple Pay将支持其发行的借记卡和信用卡。Apple Pay是苹果公司在2014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的一种基于NFC的手机支付功能,于2014年10月20日在美国正式上线,中国是其布局的第五个国家

本报记者 王俊丹、包慧 上海报道

2月18日凌晨五点,Apple Pay(苹果支付)正式上线,苹果官方网站公布,首批合作银行共有19家,包括五大行,浦发、招行等10家股份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4家城商行,Apple Pay将支持其发行的借记卡和信用卡。

Apple Pay是苹果公司在2014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的一种基于NFC的手机支付功能,于2014年10月20日在美国正式上线,中国是其布局的第五个国家。

早在去年12月,银联就宣布和Apple Pay以及Samsung Pay(三星支付)达成合作。Apple Pay将接入银联的云闪付系统,通过NFC 天线设计,只要将iPhone靠近支持银联云闪付的POS终端,同时将手指放在Touch ID上即可完成支付。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POS端,除银联的闪付POS机外,快钱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也表示准备好POS终端支持Apple Pay。

NFC支付复苏

目前移动支付领域主要包括NFC支付、扫码支付和卡机支付三种模式。扫码支付相较NFC属于后起之秀,却于近几年迅速抢滩移动支付市场。

一位银联内部人士认为,最初NFC发展缓慢主要由于涉及的参与方过多,包括银行、银联、移动通讯商、手机厂商等,每一方都希望游戏规则更有利于自己,在博弈中难以平衡各方利益。另外,与扫码支付相比,NFC支付对受理载体要求更高,支持NFC功能的移动设备和POS终端成本较高,而扫码支付的门槛和设备成本均很低,更容易推广。而且苹果手机此前一直未能开放NFC,所有的NFC支付均基于安卓系统,约损失了20%-30%的用户量。

早在Apply pay入华前,国内的NFC支付已进行了一次革命。与NFC首次推出时不同,安卓系统推出了HCE(主机卡模拟)功能,摆脱了将NFC信号收发器整合在SIM卡中的束缚,多个参与方博弈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银联云闪付就是基于NFC-HCE技术的移动支付产品,除银联外,招商银行等部分银行也推出了基于该技术的产品。

NFC支付无需依托APP或者打开手机,仅将手机靠近具有闪付功能的POS机,手机便被自动点亮,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支付,相比扫码支付用时更短。但彼时苹果公司尚未开放NFC支付,该功能仅限于安卓系统的手机。

不少第三方支付也对其发出支持的声音。苏宁金融表示,苏宁易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未来需要加强与NFC等新技术厂商合作。目前,苏宁易付宝已和Samsung Pay签订了合作协议,应用于苏宁的门店。

快钱也表示,做好准备在快钱的POS终端上支持Apple Pay。

支付宝则称,商家对支付服务的需求不再限于支付。基于互联网,由支付衍生的会员营销、数据化运营等服务,开始为商家贡献越来越多的价值。支付宝会基于此,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方式,反哺线下商业。

移动支付生态或将变化

在Apple Pay开放之后,市场上有声音认为移动支付格局或会产生新的生态。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具备非接触支付能力的POS受理终端超过700万台。但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数字在整个市场中占比并不大。

某大型第三方支付人士认为,Apple pay不会对目前国内的移动支付格局造成重大的冲击。

他的原因有四:一是苹果支付链条太长,涉及手机厂商、发卡行、收单行、商户和银联,各方的利益分配需要协调;其次是硬件改造的成本和时间均有限制,银联此前铺设了NFC设备的都是大商户,没办法覆盖中小的长尾商户;第三,商户能不能接受苹果支付的费率和机器改造铺设成本尚待观察,即使能接受,现在线下的商户对移动支付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收银这个单一的功能,他们更需要提供营销的支持,比如用户的行为消费习惯和地理位置等大数据;第四,苹果支付在手机上只限于6和6s这两代机型,用户份额较小。

也有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NFC支付要超车很难,不过Apple Pay的进入会保留银联在移动支付市场的话语权,对移动支付行业产生一定冲击,但冲击有多大,得看银联及银行后续的投入及市场培育。

(编辑:马春园,邮箱[email protected]

标签: Apple Pay 助力 NFC 卷土重来 搅动 移动 支付 江湖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