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15岁的维基百科 如何变成了知识的象征?

互联网 2016-02-16 18:39:09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王民超不同于狄德罗、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第一本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者,维基百科的大部分编辑都注定不会出现在任何一本历史教科书上。他们大多是些字母、数字拼起来的匿名账号,甚至只是一串 IP 地址

王民超

不同于狄德罗、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第一本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者,维基百科的大部分编辑都注定不会出现在任何一本历史教科书上。

他们大多是些字母、数字拼起来的匿名账号,甚至只是一串 IP 地址。

但维基百科的编辑们编写的却是有史以来最为庞大、很可能也是最伟大的一本“百科全书”。

今年满 15 周岁的维基百科,拥有 290 多种语言版本、3600 多万个词条,庞大到你得不吃不喝不睡连续 16 年才能读完全部内容。更何况它还在不断更新、增长之中。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由一群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编纂的“网络版百科全书”就是知识象征:“我们来看一下维基上是怎么说的”――这往往是日常对话中终结常识性争论比较可靠、高效的方法。

可在 2001 年,“让所有人都能编辑百科全书”这个想法过于大胆,以至于维基百科最初只是个迫于无奈的补充产品。

15 年来,维基百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入“维基”技术加快编写速度、确立开放社区的组织规范、实现非商业化并提高了可信度。最终才成长为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象征”。

“维基”,一项技术让快速编写百科全书成为可能

维基百科的两位创始人学科背景迥异:Jimmy Wales 学商,Larry Sanger 拿的则是认识论领域的哲学博士学位。

在 1990 年代末美国的互联网大潮中,Wales 成立了一家门户网站 Bomis;Sanger 则渐渐对程序开发感兴趣,在 1998 年还运营过一个探讨“千年虫”问题的个人网站。

两人最初想做的“网络版百科全书”,虽然也有志愿加入的专家帮忙写词条,但还是得像发论文似地通过“同行评议”才能放到网上。

这就是 Nupedia,一般被认为是维基百科的前身,于 1999 年 12 月开始运作,2000 年 3 月正式上线。仅存活了 4 年时间就被后来的维基百科彻底取代。

Nupedia 当时的网站页面Nupedia 当时的网站页面

这个因审核严格而显得有些笨拙的百科全书一年只能产出 42 个条目,甚至于上线的最初半年里,Nupedia 只发布了两个长度够格的词条。彼时又偏偏遇上《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免费对公众开放。Wales 和 Sanger 都明白,他们的 Nupedia 进展太慢了。

最终,是“维基”技术拯救了他们的网络百科全书梦想。

2001 年 1 月,Sanger 在和朋友吃饭时听说了“维基”(Wiki) 这一概念。这是 1994 年程序员 Cunningham 发明的一套最初用于合作设计软件的系统,名称取自夏威夷语中的“Wiki Wiki”,意即“快”。

“维基”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允许多人对同一个文本进行编辑、修改,并保留所有的历史版本,供用户比较优劣、随时撤回。

Sanger 很快意识到“维基”这一新技术是加快 Nupedia 进度的最好方式。根据《大西洋月刊》的报道,这顿饭刚吃完,他就跑回公寓给 Wales 打了电话。

1 月 10 号,两人便开发出 Nupedia Wiki 系统。他们的本意是把这套系统加进原来进展缓慢的 Nupedia 网站中,但大部分专家对这个新玩意并不感冒。

Sanger 和 Wales 不得不把维基系统独立发布,新网站被命名为“Wikipedia”,一个由“维基”和“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合成的新词。那天正是 15 年前的 1 月 15 日,维基百科就这么诞生了。

新网站发展飞速,到 2001 年底维基百科就有了 15000 个词条以及 350 个会员,这让创始人都感到吃惊。

一开始,Sanger 在 Nupedia 的讨论区里发布维基百科的上线公告时,只是说:“去那里写点东西吧,最多只会花你们 5 到 10 分钟时间。”他和 Wales 只把维基百科当成娱乐性质的附属品。

在当时,尽管 Cunningham 的经验已经证明“维基”能用于协作设计软件,但靠一个审核机制都没有的维基系统能写出一本高质量的百科全书?谁都没信心,也没人给它好好设计规则。

因此,一开始的维基百科上毫无章法,词条一度混乱不堪,人们把各种性质的东西都复制进来:词典释义、研究论文、历史文献等等。

但维基百科有一个好,那就是“快”,就和“维基”的夏威夷语原意一样,不管哪里出现的信息,总能被尽快地贴到维基百科上来。

持续涌入的词条和新会员让创始人们不得不认真对待。他俩做了分工,Wales 执掌当时维基百科的母公司 Bomis,身居幕后;而 Sanger 则出任“首席组织官”(Chief Organizer)负责维基百科的日常运营。

首先,他们发布了长帖“维基百科不是什么”(What Wikipedia Is Not),将维基百科与词典、期刊等区别开来,确立了最初的词条编辑规范。这份规范在 15 年间经过上千次的反复编辑,至今仍是维基百科的“基本法”。

日常运营方面,Sanger 给自己挑的头衔是有些奇怪的“首席组织官”,而不是他在Nupedia 的职务“主编”,这表明 Sanger 已经意识到维基百科会和以往的网络社区有些不同。

但从日后事情的发展来看,他似乎低估了这种差异。

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 Sanger,图片来自:Arstechnica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 Sanger,图片来自:Arstechnica

赶走“老大哥”,创立一个开放社区

随着越来越多成员加入,一些要求维基百科更加开放的声音开始出现,这让专注于编一本百科全书的 Sanger 难以容忍;而这群没有严格训练的志愿者写出来的词条,有时也令他无法接受。

双方矛盾很快激化,2001 年 10 月中旬,维基百科爆发了史上第一次“编辑战”――Sanger 和“反对派”们围绕一些词条反复删改、撤回,再改再撤回。到 11 月 1 日,Sanger 在讨论区措辞强烈地要求加强自己的权力,引起了更大反弹。

这一点连 Wales 也无法认同,他认为维基百科作为开放社区是不需要一个“老大哥”的。

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 Wales,图片来自:Elleman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 Wales,图片来自:Elleman

纷争的结果便是 Sanger 离开。

这场“赶走老大哥”的斗争,无意间让维基百科在完成“网络版百科全书”的初衷之余,得以演变成一个早期版本的“社交网络”。这其中的价值就远超普通的百科全书了。

离开“老大哥”的把关,维基百科在编辑权限上建立起了“普通用户-管理员”两层体系。管理员也是没有报酬的志愿者,只是有更高权限修改和撤销他人编写的词条内容而已。

根据 Business Insider 在 2009 年的数据,维基百科中大部分词条都是普通用户撰写,再由管理员做编辑整理和格式调整的。

这群不求名不为利的“维基人”以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查找资料、反复讨论,为的只是把词条内容甚至是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再提高一点。

这种投入看起来难以理解,Wales 也称这群人由“Nonsense”驱动。

事实上,在维基百科的社区里,管理员从贡献卓著的普通用户中提拔;同时为用户根据贡献度排名,并给予虚拟的荣誉奖励。这看似简单的机制却产生了惊人的效果,鼓励成千上万的互联网用户把自己的智力盈余贡献出来。

此外,维基百科将词条和讨论区严格分开:人们在讨论区里可以随意交流、争论,但写进词条的东西必须符合一定规范。

他们在 15 年时间里建立起了复杂的规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观点中立原则”(Neutral point of view),这要求维基百科词条在争议问题上应全面地反映各种不同观点。否则便会在页面上方发出警告:“本条目中立性有争议。内容、语调可能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

这些都使得庞大智力盈余的自发组织并不杂乱。保证在维基百科这个“群龙无首”的社区里,产生的不是像 Facebook 上那样无意义的“生活片段”,也不是当时流行的论坛里那些千差万别的讨论帖,而是以近似于百科全书格式汇集起来的人类的知识。

生存压力下,维基百科最终选择了“非商业化”

但在当时,维基百科的危机并没有完全结束。

事实上,Sanger 离开时官方给出的理由其实还有:“财务压力,需要裁员。”

这也是维基百科当时面临的真实压力。

和今天不同,维基百科最早隶属于 Wales 创立的商业门户网站 Bomis。在 2001 到 2002 年期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这也牵连到了 Bomis,拓展营收来源成了比编百科全书更重要的任务。

Wales 以及之前 Sanger 在还没离开时都曾暗示:维基百科可能要卖广告了。

尽管没有明说,但这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该怎么处理商业化和百科全书的中立性之间的根本矛盾?

2002 年 2 月,维基百科西班牙语版资深用户 EdgarEnyedy 带领整个西班牙语社区出走,自建了新的“自由百科”(Enciclopedia Libre),把原先放在西班牙语维基百科上的词条迁到了新网页上。

这次“出走事件”虽然还带有西班牙语百科社区希望获得更多独立性的因素,但对商业化的忧虑始终是首要原因。

Edgar Enyedy 后来在接受《连线》杂志英国版采访时表示,当时维基百科的域名用的还是“.com”,也就是商业性质,而 Bomis 的商业公司属性又和维基百科的公共服务宗旨相违背。

他曾要求把域名改成“.org”,质问道:“我为什么要为一家‘.com’的网站志愿工作呢?”

“出走”之初,自由百科发展迅猛,词条数远超维基百科的西班牙语版,差距最大时达到过六七倍之巨。

但这起“出走事件”也让维基百科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2003 年 6 月,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Wikimedia Foundation)成立。

Wales 宣布把维基百科等一系列维基项目交由该基金会运营,他本人只是基金会里的五名董事之一,不再有任何特权。

维基百科的域名也改成了“.org”,明确了非商业化的运营方向。

时至今日,维基百科还是在靠基金会的投资和个人的捐款维持着。从 2010 年起,每到年末,维基百科还会推出年度“小额募捐广告”。

现在回过头去看,会发现 2002 年是维基百科历史上最混乱、脆弱的一年。

但也正是在那样的乱局中,维基百科形成了日后赖以壮大的价值观基石:开放社区和非商业化。

此后,这个社区发展迅速。

不仅是西班牙语维基百科在 2004 年前后永久性地逆转了“自由百科”;英语版的词条数也在 2007 年突破两百万,正式成为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正是在同一年,维基百科的访问量排进全球前十,至今还未曾掉出来过。

自由百科全书(蓝色曲线)与维基百科西班牙语版(红色曲线)词条数目对比,图片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百科全书(蓝色曲线)与维基百科西班牙语版(红色曲线)词条数目对比,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离真理有多远?

可是,想让一个规模如此庞大、同时任何人都能加入的社区里的信息始终保持可靠,任务实在艰巨。

就像推特、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站里,信息在经过充分传播、评论(辟谣和反辟谣)前总会混杂相当比例的假消息一样,维基百科里的大部分词条在反复编辑之后还是能得到一个相对可靠的版本,但在此之前,漏洞在所难免。

尤其在维基百科高速发展的阶段,海量涌入的新手编辑也让词条的质量有些良莠不齐。

美国老牌喜剧脱口秀“科尔伯特报告”(The Colbert Report)就抓住漏洞,在节目中对维基百科大加鞭挞。

2006 年 8 月,科尔伯特让一群人在维基百科的“大象”词条里加上了一句不起眼的错误描述:“大象种群在过去六个月里增加了 3 倍。”

这个真假难辨的数据逃过了编辑的眼睛,成了科尔伯特节目中新造热词“维基事实”(Wikiality)的经典案例:只要能说服足够多的人相信你写的维基百科词条,即便谬误也能成真理。

科尔伯特在节目嘲讽维基百科,图片来自:CC.com科尔伯特在节目嘲讽维基百科,图片来自:CC.com

借着“科尔伯特报告”在美国的巨大影响力,此事迅速演化成一场危机:这样的百科还值得信任吗?不值得信任的百科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当年的“维基人大会”上,创始人 Wales 称,今后维基百科要把重点放在词条的质量而非数量上。“我们将从‘增长的时代’转变为‘质量的时代’。”危机过去不久,Wales 向《纽约时报》如此表态。

此后,维基媒体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 Aaron Halfaker 开发了一套“词条‘修改’质量客观评估服务”(Objective Revision Evaluation Service,简称:ORES),它能让编辑们便捷地查看一个词条的修改历史,轻松点击便能删改之前不合格的修改内容。

负责监管维基百科的 Halfaker 告诉《连线》杂志,编辑们现在把更多精力放在纠正词条错误上,志愿者们更加小心谨慎地巡视着各个页面。此前那个被科尔伯特恶搞的“大象”词条,至今仍被“保护锁定”着。

从 2010 年开始,维基百科还和大英博物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等专业机构合作,进一步提升词条的准确性。

维基百科会老去,但“维基”永存

如今,15 岁的维基百科仍在 Alexa 的全球网站流量排行中高居第七。

而大部分为穷人准备的免费互联网项目预装的服务里,也一定会包含维基百科,毕竟这是人们能想到的最可靠、便捷的信息来源。这让它的流量增长看起来潜力无穷。

可维基百科的问题也在逐渐显现。

根据《MIT 科技评论》的数据,在最重要的英语版维基百科上,2008 年以来编辑用户下降了近 40%,到如今只剩下 3 万多;提拔管理员的速度也从顶峰时每月 60 多人,降至月均不足一人。

维基百科过往成功所依赖的,是足够庞大、活跃和开放的志愿者社区,人人都愿意去编辑词条、进讨论区激辩。

但如今,维基百科越来越封闭。这个可能是互联网史上最早取得成功的“社交网站”,在大众眼里已经跟“社交”没什么关系了。

事实上,维基百科在贡献用户下降的同时,词条仍保持着之前的增长速度。

2001-2015 年维基百科词条数目增长曲线2001-2015 年维基百科词条数目增长曲线

这也意味着维基百科的词条编辑变得越来越集中,整个模式逐渐演变成一群专业志愿者编写、“同行评议”,而大部分公众只是“围观”。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当年的 Nupedia。

究其原因,编辑维基百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用现有系统在手机屏幕上修改词条、比较版本、相互讨论的门槛实在太高。

因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社区的扩张自然会有所停滞,甚至是衰落。根据《纽约时报》在 2014 年的报道,维基百科上只有 1% 的词条编辑是完全通过手机端完成的。

与此同时,维基百科在过去 15 年里形成了丰富的社区文化、礼仪和惯例。这在规范了词条格式、增强社区凝聚力的同时,却并不利于新手的融入。有调查显示,维基百科上 60% 的用户在注册之初并没有创建、编辑任何词条。

尽管维基百科的未来看起来仍不明朗,但最起码在当下,它仍维持着每小时编辑一万五千次、新建七千个词条的惊人速度;维基媒体基金会也在不久前设立了十年内再筹集一亿美元的发展目标。

更重要的是,经过维基百科的发扬光大,“维基”技术已成互联网世界里组织、共享信息的常用手段。

Adobe、亚马逊、微软以及英特尔这些大公司都组建起了内部维基系统,供员工上传、查询公司文件和内部信息。

此外,在各个垂直领域也出现了大量维基社区。

早在 2003 年,受维基百科启发,维客旅行上线。这个使用维基技术、所有人都能参与编辑的旅行指南,就像是维基百科在旅行领域的专业版(但和维基媒体基金会没有关系)。

类似的还有 2004 年上线的维基农场(Wikia),它免费为网友提供维基站点搭建服务,并靠广告盈利。

十多年来,维基农场集结了大量专业领域的“维基百科”,比较著名的就有星球大战百科全书、魔兽世界百科全书以及冰与火之歌维基等。虽说整体影响力远不及真正的维基百科,这些更垂直的维基社区却体现出了更强的凝聚力。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维基百科会老去,但它留给世人的启迪:一个开放而高效率的信息组织形式将会永存。

标签: 15岁 维基 百科 如何 成了 知识 象征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