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的央视春晚节目被毙了!岂有此理。这成了昨天刷爆网络的新闻
六小龄童的央视春晚节目被毙了!岂有此理。
这成了昨天刷爆网络的新闻。
更具体地说,是六小龄童和郭富城作为两代美猴王一起上央视春晚的节目被毙。
但很快辟谣了,六小龄童根本没受邀参加央视春晚,他只是要参与央视戏曲春晚,不是一回事。
后来大家清楚了,据说是某春节档电影在炒作。
这部春节即将上映的西游记电影,我正好刚看过,郭富城演孙悟空,好不好回头再说。
现在的舆论一方面谴责该电影捆绑猴哥炒作,一方面将矛头指向了春晚剧组,声讨猴年春晚怎么能不邀请六小龄童?
声讨的一个理由是,1992年、2004年的猴年春晚,都有邀请六小龄童,既然这是个传统,何不延续?
我不知道为什么今年春晚不邀请六小龄童,也许是忘了,也许觉得没必要,因为这本来就不是固定制度,前两次请了,将来一定要永远请吗?即使对方是央视,也不能把这个逻辑强行塞给它啊。
其实我觉得春晚不请六小龄童最好,理由有二:
1、春晚现在的唯一意义不就是供人吐槽吗?六小龄童上了你吐槽不吐槽?吐槽,好像气氛不对;不吐,气氛还是不对。所以干脆别上了,免得影响大家吐槽。
2.、老《西游记》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如果真的怀旧,直接回去看电视剧就好,反正我觉得,把老西游的人物形象和最新的声光电舞台技术搅和在一起,很别扭。而且即使是原班人马,在脱离了那个时代后,其自身的光芒也会消退,只有角色的光芒永远夺目。
下面是六小龄童在央视戏曲春晚排练现场的化妆照片,来自他的微博。
70后、80后看到这些图要飙泪了,因为孙悟空看上去和三十年前电视剧里一模一样……
《西游记》拍摄辗转六年,艰难无比,这大家都知道,但到底有多难,我还是在看了杨洁导演的两本回忆录《我的九九八十一难》《敢问路在何方》和副摄像师唐继全的回忆录《路在脚下》之后,才知道了那些堪比唐僧取经一样的历险故事。
毕竟,那是一个没有数字特效的年代,怎么来拍摄上天入地的妖精打架呢?
让我们走进那段历史。
蓝屏抠像
那时候中国没什么人听说过蓝幕抠像,更没有见过。
中央电视台从美国进口了一台ADO特技机,《西游记》剧组拿来先试拍了《除妖乌鸡国》里孙悟空变成小猴子跳到桌子上和王子秘密谈话那个镜头,把六小龄童在蓝幕前做的跳的动作拍下来,再和事先拍的背景合成,就是用ADO机把孙悟空缩小,顺着动作节奏往上一提,就上了桌子,这的确不难。
缩小的孙悟空
但后来剧组发现,所有的人都象纸片一样,不是立体的,根本不敢转动,这是怎么回事呢?
《计收猪八戒》和《三打白骨精》里有几个镜头特别明显。剧组反复尝试也找不到解决办法,后来才晓得,因为有种软件没有买,所以立体的效果无法实现,而这种软件要5万美元。没时间也没钱补救了,所以《西游记》里很多场景是纸片人。
二维的“纸片人”白骨精
蓝幕抠像最忌讳颜色冲突,这个道理也是拍着拍着才知道的,但《西游记》里的人穿衣服五颜六色,背景幕布只能也做了各种颜色的,以备更换挑选。
有时候颜色太杂了,还要多次合成才行,比如最后一集老乌龟驮师徒四人过通天河的镜头,就是四个人分别合成的。
老乌龟驮师徒四人过通天河
合成工作必须回台里完成,现场是看不到的。这样的效率奇低,而且不知道拍摄效果如何,所以有好多特效镜头都是废的,即使勉强能用也有各种瑕疵。
吊威亚
吊威亚不是新鲜的技术,其实在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就会了,但之后大陆因为长期不拍动作片,这种技术渐渐荒废了,反而是香港人将吊威亚发挥到极致。
《西游记》剧组派了几个人到香港学习怎么吊威亚。当时TVB在拍一部金庸剧,导演杨洁、摄像师王崇秋就跑去看了,还跟徐小明导演探讨,但时间有限,他们也只简单地看了几天,而且没学到一种关键的“过江龙”技术,就回来照猫画虎。
一开始连专门的钢丝都没有,找了军用的航空跳伞的钢丝。“过江龙”技术是一边猜一边实践,用滑轮原理来模仿的。
因为对钢丝的承重量没研究,拍摄中断过无数次。猪八戒、沙僧都摔过,特别是孙悟空,有次摔得昏死过去。
也不懂怎么在后期抹掉钢丝的痕迹,只能用背景色来给钢丝上色。
背景的拍摄
剧组没有专门的航拍设备,天空和云彩背景都是坐飞机的时候和机长商量好,让摄像师到驾驶舱里拍摄的。
另外坐汽车、坐火车、坐缆车等各种交通工具时,都注意拍摄各种背景。
烟火特效
《西游记》的烟火特效是请八一厂的烟雾师来做的,但八一厂对拍摄战争片有经验,神话片却并不一样。神话场景的要求比写实的战争片更加复杂、绚丽、花哨,需要更高的想象力。
女儿国国王
天宫戏要用到大量干冰造雾,人在干冰里呆的时间了会很不适,赤脚大仙赴蟠桃会那场戏,拍完后一个场工半天不见人,后来才发现是昏倒在地了,赶紧抢救。
赤脚大仙赴蟠桃会
拍摄器材
在西方和日本电视台都实现了多机拍摄电视剧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给《西游记》配备的只有一台老式的300P摄像机,调焦经常发虚,只有一个三脚架,角度只能平视。
整个电视台只有一只长焦距镜头,所有电视剧组要打报告排队等着用,火焰山那集好不容易用上一次。
没有升降机、没有移动轨、没有高台,没有斯坦尼康,什么都没有。
有个镇元大仙升天的镜头,需要从俯视到仰视的角度变化,是把摄像师放到椅子上,吊到二楼,再滑下来拍的,用七八个人来拉摄像师,但这和镇元大仙走路的节奏很难对上,拍了很久才拍成。
镇元大仙升天
孙悟空在《三打白骨精》那集被唐僧念紧箍咒,捂着头原地打转,拍摄时让孙悟空顺时针转,找人扛着摄像师逆时针转,这样就有了一种强烈的晕眩效果。
因为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唐僧怒念紧箍咒
失败的航拍
《夺宝莲花洞》那集在云南的石林拍摄,剧组和昆明空军拉了拉关系,办了一台联欢会,送了几个彩色胶卷,换取飞机练习时,让摄像师一起登机航拍的机会。
到了拍摄时,所有人换上戏服,看到飞机飞过来了,在山里跑啊跑啊,演得一身是汗。等到摄像师王崇秋从机场回来,才知道一个镜头都没拍到。
《夺宝莲花洞》在云南石林拍摄
因为空军只有一架撒农药的小飞机,其实根本不能用于航拍,他们把摄像师绑在舱门边上探出去拍摄。
结果拍摄时下起了雨,下面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而且飞机不敢飞低点,也不敢飞慢点,摄像师最终啥也没看到,也没拍到。
一台很破的摄像机
《西游记》实在太难拍,剧组拍了好几年,也曾在中央电视台内部引起质疑,有人怀疑杨洁带着人游山玩水,应该立即停拍。
上面的领导听到了风声,派出调查员到剧组跟组,调查员发现剧组条件太差,被深深感动,不仅没有告发,反而决定帮忙向上级申请再增拨一台摄像机,只是因为手续繁琐,剧组直到拍完也没用上。
剧组用的摄像机又老又破,无法准确地对焦。杨洁曾经到日本NHK电视台交流,被同行先进的摄影棚震惊了。
日本同行问,《西游记》机位角度很多变,你用了几台机器?杨洁答复“一台”,日本人几乎无法相信。
这一台摄像机焦段有限,很多镜头拍不下来,比如拍第11集黄袍怪那集时,有场戏是公主骑马追兔子,兔子一放开就逃走了,摄像师只好扛着机器在后面猛追,后面是一群助理扛着监视器跟着跑,杨洁跟着监视器跑,就为了这一个追兔子的镜头。
宝象国公主追黄袍怪化身的兔子
如今西游记成了影视行业最大的“IP”,每年拍之不尽,但有任何一部可以取代1986年这部老电视剧的地位吗?
永远也不会有了。
为什么?
因为它是在特定的年代,由特定的一群人拍出来的。技术可以超越,甚至连主创人员都可以复制(《西游记》续集),但那个年代过去了就过去了。
老《西游记》的经典性很大程度上在于那是个“文艺复兴”的年代。只要八十年代在人们心目中还是崇高的,这部电视剧也就一直会是崇高的。
它已经被历史打上了封条,成为永恒。
微信搜索“站长搜索”关注抢6s大礼!下载站长搜索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