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晓 广州报道历经5年时间,微信已如当初所设想的那样,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但47岁的微信之父张小龙却低调如初
本报记者 卢晓 广州报道
历经5年时间,微信已如当初所设想的那样,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但47岁的微信之父张小龙却低调如初。
1月11日,从未对外公开演讲过的张小龙,首次在微信公开课PRO版的会场,阐述了他的微信价值观。
这个看起来有些不善言辞的工科男,依旧坚持他的用户情怀。但他的突然出现,却意味着微信的商业化进程将要开始提速。
微信价值观浮出
尽管5年中,微信公众平台文章的每天阅读数(PV)已经超过30亿,赞赏账号总收入超过2000万元,流量主收益超过10亿元,站在台上的张小龙依然坚持,微信不仅仅是一个导流量的地方。
他与台下的数千名观众分享了他对微信价值观的思考。用户价值依然是他最先提到的观点。
他在现场表示,微信不会跟任何的,包括外部的、内部的去做这种资源的交换取代用户价值的情况。“对微信和微信平台来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挑战不是在于说我们在多做多少事情,而是我们能够挡掉多少事情。”
此外,他提到一个重要观点是,应该尽可能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之中。他希望微信实现的商业化,不是基于骚扰的、基于流量变现的商业化。
“我们发现很多人比我们更着急微信的商业化,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们确实认为一个好的产品它的商业化和用户的价值、用户的体验并不是矛盾的。”他说。
在张小龙的“码农”生涯中,商业化确实不是他关注的重点。
1997年张小龙在兴趣之下写出了Foxmail。但Foxmail尽管拥有数百万的用户,但一直采取免费的模式,没有广告,没有盈利。
《人民日报》在2000年发布的一篇评论,将张小龙看做是国产免费软件的缩影,认为其是个悲剧人物。
但如今他背后的微信,和当年的Foxmail邮箱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而在微信公开课前夜,“我与微信的故事”在朋友圈的快速传播,无疑再次证明了微信平台能量的强大。
这次传播显然给微信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张小龙在演讲中说,这个链接被泄露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个链接访问率太高,几乎挂掉了;而几乎挂掉以后带来第二个问题:有人开始造谣,称打开这个链接就会把你支付宝的钱给偷走。
随之,微信支付的员工发现有百万级的用户开始提现、解绑自己的银行卡。而过多的用户解绑、提现,服务器也几乎挂掉了。
“微信作为一个平台,为什么我们在很多的规则,很多的平台接口或者系统方面会很严格,是因为其实有一点小小的疏漏可能就会在这个平台里面被放大很多很多次,这个量级是很可怕的。” 张小龙说。
商业化走到关键时刻
张小龙此刻站出来,意味着微信的商业化正走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拥有6.5亿用户的微信,其商业化进程此前早已开始。
2015年1月,可口可乐、Vivo智能手机和宝马汽车的广告率先投放朋友圈。有消息称,早在2014年三季度,腾讯就对朋友圈广告收入进行过评估,评估结果是年收入为100亿元人民币左右。
而微信的商业化尝试并不仅仅如此。在5年中,微信支付、购物、打车、缴费等商业化服务早已开始。
微信的赚钱能力显然不容小觑。
据记者了解,去年赞赏功能内测账号已经在微信平台上获得了超过2000万的赞赏收益,而公众号上的内容账号的广告分成已经超过10亿。
事实上,微信朋友圈的广告投放,日益成为腾讯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腾讯控股此前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其当期营收为人民币265.94亿元,同比增长34%。而其中,网络广告业务总额为49.38亿元,同比增长达102%,在总收入中占比已接近20%。
据记者了解,网络广告收入主要包括品牌展示广告和效果广告收入。效果广告的收入同比增长160%至人民币23.86亿元,这主要反映QQ空间手机版、微信朋友圈及微信公众账号上的社交网络效果广告的贡献增加。
增长并非刚刚开始。
在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中,腾讯源自网络广告业务的收入为40.73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也近乎翻番。
但财报中也透露出微信增速或将放缓的信号。
从三季度财报的数据看,QQ及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依旧保持38.8%的同比增长,但环比8.3%的增速,略低于上季度的9.2%。
此外,有观点认为,考虑到QQ月活跃用户的增长率很低,总用户数的环比降低说明微信用户已过高速增长期。
而张小龙已经想好了微信下一步的新动作。一种新的形态应用号,即将诞生。
据记者了解,将来用户并不需要专门安装相关的APP,只要关注了相应的“应用号”,用户就可以像使用APP一样,在微信中使用服务。
“我们希望存在一种新的公众号的形态,这种形态下面用户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就像安装了一个APP一样,他要找这个公众号的时候就像找一个APP一样,进去使用这个公众号,我们可以尝试做到让更多的APP有一种更轻量的形态。”张小龙说。
而随着应用号的推出,众多企业的入驻,显然意味着微信的商业化将进一步提速。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庞亿明对记者表示,商业化提速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应用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中小开发者提供一个开发运营平台。
“对于微信而言,一方面是进一步丰富了其超级入口的构建,打造自己的移动生态体系,使微信也能成为一个‘操作系统’,构建自己的移动生态体系;另一方面是通过应用的入驻,能解决一部分移动端的‘信息孤岛’的问题,构建用户更加丰富、全面的数据体系。”他对记者说。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