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中国式P2P去向何方? “人人贷”们的困惑

互联网 2015-12-01 03:09:01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洪偌馨人人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P2P的代名词。一方面因为它是国内成立较早,也是较为知名的P2P借贷平台之一;另一方面则源于2011年银监会的一纸文件――《中国银监会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该文件把P2P(peertopeer)直译为了“人人贷”

洪偌馨

人人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P2P的代名词。

一方面因为它是国内成立较早,也是较为知名的P2P借贷平台之一;另一方面则源于2011年银监会的一纸文件――《中国银监会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该文件把P2P(peertopeer)直译为了“人人贷”。

2013年底,人人贷的母公司人人友信完成了1.3亿美元的首轮融资,领头方为挚信资本,还有一个不为外界所知的隐形投资方是腾讯。这笔融资创下了当时全球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纪录,一直到2015年才被打破。

外界对于完成巨额融资的人人贷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但出乎意料的是,相比这几年高歌猛进的P2P行业而言,人人贷步子迈得并不快,甚至可以说十分保守。截至2015年9月末,这家老牌的P2P借贷平台成交量为112亿元。

一直到今年10月,沉寂已久的人人贷终于公布了它的新战略,上线财富管理平台WE财富。从P2P平台向多元化、全方位的财富管理平台过渡,从固定收益产品向权益类产品延伸。

但此刻,与它名气相当,甚至比它更晚成立的多家P2P平台都已经率先宣布转型。类似的转型思路在2015年已经上演多次,包括陆金所、积木盒子、拍拍贷等一批国内最为知名的P2P平台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方向。

在战略上失去先发优势的人人贷还面临着另一个窘境,那就是它内部人事的巨变。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获悉,人人友信集团首席执行官陈红梅已在前段时间离职,至此,人人贷及其母公司人人友信集团的第一代高管已经基本“换血”。目前,人人贷创始人张适时身兼集团和人人贷的“一把手”。

频繁的战略调整、人事变动是这两年中国P2P平台们所经历的常态。在2015年末,当我们再对照“个人对个人的借贷”(P2P)这个定义时,已经很难在国内找到几家纯粹的P2P借贷平台,行业的大洗牌就在平台的自我更替中完成了。

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金融业机构渐渐觉醒,互联网巨头也在加大投入,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有多少P2P平台可以通过转型成功突围?而更重要的命题是,接下来数千家中国式P2P会去向何方?

一代高管集体谢幕

人人友信集团由人人贷和友众信业金融两家公司组合而成,其中,以友众信业金融为核心,负责线下债权开发,人人贷为线上融资渠道。

目前,人人贷官网上的高管介绍仅留下了张适时、李欣贺、杨一夫三个创始合伙人,原有的其他高管介绍已经全部被删去。而仅留下的这三个人也并没有标明他们现在在公司所担任的职位。

人人贷的人事变动大幕从2014年末已经拉开,原首席运营官顾崇伦、副总裁李江、金融产品总监王坚、市场总监毕建等核心高管接连离开,总监或以上级别基本大换血。其中,顾崇伦、王坚另起炉灶创办了社交投资平台“人人操盘”。

相比人人贷,其母公司人人友信的高管此前相对稳定,但今年开始已有不少人离职,其中就包括财务总监韩佳铭、首席执行官陈红梅、风控政策总监杨威、审核总监康娜、运营总监袁立宇等。

作为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风控部门的前高管,陈红梅不仅业务经验丰富,在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学术造诣也颇深,曾著有《互联网信贷风险及大数据》一书。人人贷曾经有计划涉足消费金融业务,引入陈红梅也是希望加强这一块的风控能力。

不过,论证许久的消费金融业务迟迟未能上马,一度箭在弦上的消费金融产品“黑卡”也临时撤下。据本报记者了解,人人贷从去年便开始筹谋消费金融业务,人员、系统、产品都已到位,但不知何故在正式推出前不久搁置了该计划。

据本报记者了解,离开人人友信后的陈红梅加盟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担任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金融大数据研究室主任,以及道口贷董事等职,参与研究、咨询和教学工作。

市场环境巨变、公司战略调整都成为导致人员变动的重要因素。事实上,过去两年,面临管理层的动荡不止人人贷一家公司,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都经历了大范围的人员更替。

布局财富管理平台

在人员动荡的2015年,沉寂已久的人人贷也公布了它的最新战略。

10月13日,人人贷宣布了其战略升级计划,即由P2P平台升级为财富管理平台,并豪掷800万美元买下新域名:WE.COM,该平台定位为纯理财端,而其原有的renrendai.com平台则承担了借款人服务功能。

根据人人贷CEO张适时在发布会当天的描述,未来WE理财将通过多元投资产品、专业顾问服务和精准深度资讯,包括专属化资讯,为更多用户提供优质化的财富管理。而平台上提供的理财产品将涵盖基金、保险与P2P等。

谈及转型的原因,张适时表示,其战略决策归因于“经济快速发展中理财需求旺盛和理财服务严重不足之间的严重矛盾”,目标在于缓解传统银行服务不够标准化的成本难题。

据了解,WE理财将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实现这个理财“服务”,备一支足够规模的、专业的理财顾问团队进行线上线下服务。而人机结合中的“人”则得益于友信覆盖全国28个省市、60多家网点的布局。

根据最初的定位,WE理财试图打破大多数理财平台以产品销售为导向的方式,取而代之以服务驱动。希望通过提供个性化的理财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用户的理财诉求,进而形成沟通、了解、建议、执行和跟踪的财富管理闭环。

提供更个性化的理财服务一直是不少金融业机构努力的方向,如今在“数据即资产”的理念下,互联网金融公司希望通过挖掘和分析用户的各种数据进而使为之提供个性化的综合理财方案变成可能。

而更重要的背景在于,伴随近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已经形成了巨量财富积累,居民可投资额持续增长。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尚未享受到较为全面的投资理财与财富管理服务。

在此情况下,如果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的渠道、产品和服务,真正实现便捷、低成本的综合财富管理,这无疑将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广大互联网企业、金融业机构也都瞄准了这一未来的业务增长点。

目前,包括平安集团的一账通、京东金融、蚂蚁聚宝、陆金所等一批积累了海量用户和数据的互联网理财平台都加入了智能理财的功能,开始强调财富管理的概念。

有媒体用“战略豪赌”来形容人人贷的此次转型,转型的方向和思路是否正确尚待时间的验证,但至少这次它愿意下注了。

P2P平台去哪儿了

2015年,下注谋转型的P2P平台不止人人贷一家。

究其原因,一方面,这几年快速发展的P2P行业因为跑路、倒闭平台层出不穷而变成了一个负面缠身的领域,不少平台希望跳出这个圈子。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的领跑者已经看到了发展的天花板,急于转型谋求出路。

早前国内的P2P平台对接的都是个人经营性贷款及中小企业贷款,由于征信和风控体系尚不完善,大多数的业务还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即线上申请、线下风控,而这种方式令业务规模的扩张速度受限。

尽管成立于2010年5月的人人贷是国内最早的一批P2P借贷平台,但其业务规模、用户数量的增长一直相对保守。第三季度,人人贷成交金额仅23.60亿元,覆盖38467名借款人。要知道,友信线下有着三四千人的团队。

由于资产供给不足,上线的产品往往都会被“秒杀”,人人贷的投资人时常要面临资金“站岗”的问题。当然,面对这一窘境的不只是人人贷一家公司,不少知名的P2P平台都被优质资产匮乏这一问题困扰。

产品单一、供应不足都会直接导致用户流失,而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单一的P2P产品也无法长期满足投资人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所以,为了提升用户黏性、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是一个自然的过度。

拍拍贷总裁胡宏辉谈及拍拍贷即将涉足财富管理平台时提到,财富管理平台需要基础资产的支撑,拍拍贷经过8年的发展,在理财端和资产端都有一定的积累,“现在只是把原有的资产生成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另一种方式给到投资者。”

拍拍贷的想法与不少正欲转型的P2P平台不谋而合。短期来看,在资产端和理财端之间,P2P平台普遍选择在理财端发力。当然,这是最为快捷、有效的转型方式。

首先,这些平台已有了原始的客户、产品和数据积累,可以自然转化。其次,与市面上的各类理财产品相比,P2P平均1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以此为基础再加入保险、基金、私募等标准化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少人的投资需求。

但长远来看,仅仅在理财端调整,而没有在资产端创新,P2P平台的根基依然不稳。尤其,面对蚂蚁聚宝、京东金融等电商巨头,以及平安一账通、陆金所等背靠金融集团的理财平台,P2P们在流量、场景、资产方面都缺乏核心竞争力。

有能力转向综合理财平台的P2P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平台还在探索和尝试着不同的转型之路。不过三四年时间,当我们再谈及中国的P2P时几乎已经找不到几个典型样本了。

标签: 中国式 P2P 去向 何方 人人贷 困惑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