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趣科技

太阳系曾经存在不止一颗“地球”

趣科技 2015-11-08 15:18:10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据国外媒体报道,过去十年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内巨行星最初非常接近太阳,但是一次“行星移民”使它们位于当前的轨道位置。目前,最新计算机模拟对当初的“尼斯理论模型”产生置疑,如果按照该理论,太阳系应当损失几颗主要的行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过去十年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内巨行星最初非常接近太阳,但是一次“行星移民”使它们位于当前的轨道位置。目前,最新计算机模拟对当初的“尼斯理论模型”产生置疑,如果按照该理论,太阳系应当损失几颗主要的行星。相反,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在地球进入太阳系之前一些行星已在当前的轨道位置,同时,很可能太阳系曾有许多颗小型岩石行星,但被巨行星破坏性轨迹排挤出太阳系。

这份研究报告是由天文学家南森-开布(Nathan Kaib)和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负责发布的,他们认为,早期太阳系拥有5-6颗巨行星,包括地球在内的最小岩石行星形成于“灾难性运动过程”,甚至将1-2颗行星从太阳系轨道中踢除。

这项最新研究对当前广泛认可的解释太阳系进化和行星当前位置理论――“尼斯理论模型”发起直接挑战。据悉,尼斯理论模型形成于2005年,是3个不同研究结果最终形成类似的结论,该理论主要聚焦于4颗巨行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它们非常接近太阳,在一次“行星移民”时期之后位于当前的轨道位置。特别是木星,被认为曾“巡航”于太阳系内部,驱散清除了曾经聚集的多数小行星。这将有助于解释一些重要的天文事件,例如:“后期轰炸期”――41-38亿年前,小行星雨猛烈碰撞在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表面。依据尼斯理论,后斯轰炸期是木星穿越小行星带的结果。

目前,开布和钱伯斯使用一种叫做“水星”的软件系统,运行了数千次模拟,分析太阳系如何进化最终形成当前的轨道位置。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尼斯模型中巨行星穿越太阳系轨道,那么太阳系内将产生4颗体积较小行星的概率为85%。

他们指出,在我们的计算机模拟中,如果太阳系最初有5颗巨行星,水星是最容易失去的行星,它幸存时间不足太阳系历史的一半;如果太阳系最初有6颗巨行星,那么火星也很容易脱离太阳系。我们认为,当巨行星在当前轨道位置运行时,包括地球在内的岩石行星还未形成。因此很可能太阳系曾经存在着许多颗小型岩石行星,它们被巨行星毁灭性轨道运行排挤出太阳系。

开布和钱伯斯的研究对尼斯理论的精确性产生了置疑,并产生了更多的疑问,例如:何种原因导致小行星雨的形成。这项最新理论暗示着巨行星的不稳定性,并非是后期轰炸期产生的来源,在类地岩石行星形成之前这些巨行星已处于当前的轨道位置。

微信搜索“站长搜索”关注抢6s大礼!下载站长搜索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标签: 太阳系 曾经 存在 不止 一颗 地球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