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云计算 >> 云资讯

《新金融 新生态》读书感想

云资讯 2015-07-03 13:45:06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编者 注】自“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在中国火起来之后,这一概念一下子走入业界、媒体、创业者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对着一新概念及新行业的解读的书籍与文章源源不断,从概念、行业前景潜力、商业模式等去解读它。而在《新金融 新生态》一书中,又带来什么内容?来看看本文作者刘敏俊所写的读书笔记

【编者 注】自“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在中国火起来之后,这一概念一下子走入业界、媒体、创业者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对着一新概念及新行业的解读的书籍与文章源源不断,从概念、行业前景潜力、商业模式等去解读它。而在《新金融 新生态》一书中,又带来什么内容?来看看本文作者刘敏俊所写的读书笔记。

刘敏俊 亚信科技EOC部门

自2013年6月余额宝推出后,迅速捕获了公众媒体的眼光,之后支付宝红包、微信红包、芝麻信用、京东白条等新生金融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于是”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火了。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它又和传统金融有什么差异呢?

狭义上说,互联网金融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业务模式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目前中国涉足金融业务的互联网企业类别众多,如BAT、京东、融360等,其涵盖业务也比较广,如第三方支付、P2P、垂直搜索、电商平台、众筹、网络银行、大数据金融、理财产品销售等。

相较于传统金融,首先,互联网金融扩充了目标受众,不再以大企业、大机构为主要服务对象,促使金融产品进入了普惠时代,如余额宝的出现推动了理财的平民化,芝麻信用开启了个人信贷时代,P2P网贷公司为在传统银行享受不到金融服务的客户创造了市场。其次,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思维也由原先以产品、渠道为中心的线性环节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化服务方式,多端提供专业的征信、贷款、理财、担保服务。另外,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开创线上支付、P2P、众筹等融资模式,拓广了服务覆盖面,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但传统金融一直作为金融业的核心,具有成熟的线下渠道、良好的品牌效应、庞大的客户资源及完善的风控体系等优势。正是作为新奇之秀的互联网金融所缺乏的。

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巨头BAT三家企业而言,拥有各自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当他们和支付发生联系时,就开始了各自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互联网企业形成产业链和产品创新链,支付业务形成资金链和信息流,它们两者共同完成按定价和供求匹配分析的金融核心功能。

案例一:腾讯金融体系

移动社交软件微信的兴起,充分吸收了微博的优势,并增强了用户粘性,强调了私密性,创造了圈子文化,建起圈内连接。在有了信任和私密性的基础上,当微信5.0版本推出支付功能后,在其承载之上便出现了多种商业模式,如微信金融、微信电商、微信电视等,最让大家记忆犹新的就是2015年春节发红包和摇红包。

案例二:阿里巴巴金融体系

淘宝作为大量买家和卖家的交易平台,必然离不开支付环节,即支付宝。支付宝为平台用户提供信用担保功能,并掌握用户的账户体系,即用户的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这为其开发丰富的金融体系提供了基础。从2007年开始,阿里巴巴与银行合作,为平台上的商户提供信用贷款帮助,之后阿里巴巴自己成立小额信贷公司来发放贷款,截止14年上半年,共发放贷款2000亿,不良率仅1.5%。目前阿里通过不断收购融资,来拓展其生态体系的维度,使得后期的风险监控及评估更全面化。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能够迅速蓬勃发展呢?这和中国的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当前中国GDP全球第二,经济增速第一,外汇储备第一,稳定、健康的经济增长为金融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增速较快,银行用户不停地提取存款用于投资理财、基金股票,用户理财意识增强;中国互联网电商发展壮大,增加了居民的消费需求等等都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并且,政府高度重视和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高度评价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对中国经济的战略性作用,并指出要求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正是在这种时代及环境的利好背景下,激发了传统金融银行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尤其中信银行动作频频,先与阿里巴巴、腾讯合作尝试虚拟信用卡产品,又联合百度开发”3D金融服务平台“,再和宜信(一家集财富管理、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资金结算监督、财富管理、大数据金融云、供应链金融等多个领域达成合作。又如互联网电商巨头,也开始了互联网金融全产业链的布局:阿里巴巴将”平台、数据、金融“作为集团未来的三大发展战略,依托电商封闭的生态系统,建立起支付宝、余额宝、阿里小贷、阿里担保等互联网金融模式;京东商城推出”京东白条“促进了信用消费;腾讯的微信理财通、微信银行、微信红包都在尝试探索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并与国金证券合作探索互联网证券;百度依靠搜索引擎起家,在此之上开发了百度地图、百度团购、百度外卖等围绕移动、O2O的生活服务,为此建立了百度财富和百度理财。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主要是围绕消费者的支付、理财、消费等经济活动展开,这一时代成就了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如今,当我们在从消费互联时代转型向产业互联时代跨越时,互联网金融也将会朝着纵、横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它将凭借互联网、物联网形成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创新衍生出各细分产业上的垂直互联网金融模式,如互联网金融+汽车产业,可以从买车卖车到保险贷款形成整个平台的金融业务闭环;另一方面,它借助产业互联,不仅能够依托金融行业及非金融行业的账户信息融合,实现针对用户的360度信用体系画像,而且能够根据行业间资金流的交易闭环,来进行风险控制。

附录:互联网金融的七个公式

公式1、金融=制度+技术+信息。制度是基础规则与框架结构,如何在传统金融制度下发展出更具有创新性和包容性的金融制度体系,既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也是传统金融发展的需要;技术是工具与动力,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技术、产品(APP应用)以及与用户的沟通创新的基础,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开创了互联网金融新模式,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了金融风险定价与资产配置的方式;信息是关键要素和内容,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是互联网技术下的基础元素内容,也是金融活动的基础记录、存储与计算的内容,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是金融业的核心能力和技术。

公式2、互联网金融的四个假说。(1)供给创造需求,如没有智能手机的出现就没有对手机内容的需求,没有支付宝的供给就没有对第三方支付的需求,没有微信供给就没有对移动通讯、圈子传播的需求。(2)形式决定内容,如微信红包以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虚拟红包形式出现,利用”抢红包“突出了游戏性和社交性,成功地让数以百万的用户绑定了银行卡,为微信支付奠定了广大流量基础。(3)受众预示未来,如京东商城为客户提供优良的网上购物体验及强大的物流配送到家,吸引了众多用户,在它的电子商城上既然可以卖衣服、快消品,也就可以卖理财产品、证券产品、保险产品等金融服务和产品。(4)技术改变一切,互联网技术挖掘了很多事物的信息属性,进而拓展了信息技术处理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使得互联网成为一种新平台或新市场,对金融业也产生很大的影响,作者还预示未来改变世界的技术有四大特征:万物互联、信息交互、数据集成、智能决策。

公式3、互联网金融形态=移动金融+大数据金融+云端金融。移动金融具有即时性、便捷性、可推送性、广泛性和交互性等特点。目前传统金融企业纷纷加快移动端布局,先后推出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企业也纷纷展开手机钱包、微信支付等一系列移动金融支付模式。目前移动金融已经到达2.0时代,用户可采用远程支付、声波(支付宝)和NFC(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宝)、指纹识别(APPLE PAY)等多种创新技术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大数据金融,是互联网金融向云端金融的过渡形态,区别于传统金融纸质介质、人工处理方式,大数据金融以数据介质为主,利用分布式计算处理数据,以互联网为平台支撑;云金融,在云端产生信息,在云端共享计算,在云端为客户提供金融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云信息处理系统、云金融安全系统、云金融服务系统。

公式4、互联网金融状态空间=商业模式+生态圈+生态系统。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金融生态体系下的商业模式,单个的互联网企业和商业模式不可怕,但是一旦组合起来就会改变整个金融生态体系,如阿里巴巴介入金融从第三方支付--支付宝开始,当用户账户资金沉淀,为了使得资产继续保留在支付宝账户促进更多交易,阿里巴巴又开发了具有投资功能且与支付宝对接的证券投资基金天弘增利宝--余额宝,此后依据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又推出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网络贷款、芝麻信用为代表的大数据征信体系、娱乐宝为代表的”类众筹“式创新金融产品销售等,至此,阿里巴巴构建了从商贸、消费、物流到金融服务的闭环式互联网金融生态开放系统。

公式5、互联网金融创新=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标准化+标准问题极致化

公式6、互联网金融监管=产品登记+信息披露+资金托管

公式7、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为人民服务

编辑:admin

标签: 新金融 新生态 读书 感想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