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最终评价技术好不好的并非是技术新不新或贵不贵,而是技术能不能够融入生态、是否实用,是否能解决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研究者眼中,教育信息技术的“不用”和“滥用”同样是值得警惕的
核心提示
最终评价技术好不好的并非是技术新不新或贵不贵,而是技术能不能够融入生态、是否实用,是否能解决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在研究者眼中,教育信息技术的“不用”和“滥用”同样是值得警惕的。信息技术用得好可能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的核心,催生教育创新;用得不好就有可能是“南辕北辙”。
教育的社会评价是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必须以全面准确的教育基础数据为依据,必须以大样本的抽样调查和大数据的准确分析为基础,而这些都需要教育管理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本报记者 王鹏善 叶渔 上海、北京报道
过去两年,“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和投资的“跨界热点”。MOOCs、翻转课堂、云校等一波一波概念,在教育领域先后掀起不小的“波澜”,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时而动;而在资本的追捧下,大量在线教育企业涌现……
互联网将对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颠覆、重塑?哪些技术又算“好的教育技术”,哪种类型的技术工具将更受欢迎?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存在哪些误区?未来一段时期内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就这一系列问题,我们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
任友群教授长期研究教育技术学、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等,对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有深入、独到的思考。在他看来,评价一项技术的关键点在于,这项技术能不能在教育领域沉淀下来,能不能在日常教与学中沉淀下来;而讨论互联网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一定是从整个教育生态系统来着眼,单谈技术可能会失之偏颇;至于未来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任友群教授的判断是,“在未来,谁能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解决个性化教育的问题,谁就能执互联网教育的牛耳。”
融入日常教学的技术才是“好技术”
《21世纪》:有人说,互联网将解放教育;有人说,互联网将重塑教育,甚至将颠覆教育;也有人说,教育困境的突围,关键在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此,您怎么看?
任友群:如果用“技术爆炸”来形容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不为过的;当今,新技术的层出不穷让所有人都有点“应接不暇”。在教育领域,伴随着一项新技术的诞生,一般的进程是先爆发出“这将是革命性、划时代的”感慨,随后纷纷试点、迅速铺开,一窝蜂式地大批量采购、应用,然后从老师到学生都越用越别扭,再然后就是这项技术无疾而终,人们又开始关注下一个技术,这就是Richard Mayer所说的教育技术发展怪圈。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我们都说“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现代化”,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我觉得今天在许多情况下“技术”实质上是在被“消费”而非是“应用”。要注意的是,多数技术并非特别为教育而开发,换言之这些技术是不能被马上移植到教育领域的,我们评价一项技术可能对教育产生的影响,要看“起点”,更要看“终点”,所谓“看终点”关键就是要看这项技术能不能在教育领域沉淀下来,尤其要看能不能在日常教学、普通课堂中沉淀下来。
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在教育领域沉淀下来?我的看法是只有那些走向“常态”的技术才能在教育领域中继续走下去。何谓“常态”,“习以为常,融入生态”就是常态:所谓“生态”指的是技术所栖身的由知识、主体、外部体制机制和技术自身构建起来的教育技术的生态圈,就像生物要存活下去必须与其所处的生态圈契合一样,一项技术要在教育领域“存活”下去就必须顺应其所对应的主体、知识和体制机制,否则生存都谈不上,何谈发展和革命性的影响呢?这就是“融入生态”。而所谓“习以为常”我想指的应该是两方面:第一,每一个主体对它的使用应当是驾轻就熟的;第二,它应当是充分顾及使用者的使用感受的。换言之就是教师、学生既不会把它当作新鲜事物,更不会把它看作“异类”。当然有些技术由于生态不契合等原因可能长时间不能或不宜被移植进入教育领域。我始终认为我们这些教育技术研究者最大的任务就是分辨哪些技术是可以被引入的;思考如何处理好技术、知识、主体和体制机制的关系,如何将那些“惊艳”的技术“波澜不惊”地引入日常教育、寻常课堂。
老子说“大道无形”,我觉得这可能是对所谓“常态”最好的注解:“常态”的技术装备能够令所有人忘却它的存在。举个例子,黑板粉笔(虽然材质上在不断改进)是课堂中最常见的教育装备,早已融为教室的一部分了;今天,当你走进一间教室,没有黑板粉笔反而会觉得奇怪。
2014年12月我参加了国务院督导办组织的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督导。我的总体感受是,过去几年在信息化建设上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重视的,且投入有所增加,即使最边缘地区,最低限度的装备部署基本完成,教育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也能实现。但问题在于,我们的投入离全面的常态应用还是有距离的。我们举两个小例子,第一个,即使包括边缘地区的绝大多数中小学都实现了光缆到校,在带宽上的投入缺口还是很大,往往难以满足日常教学中像同步课堂这种模式的使用,更不用说一生一pad这样的高访问要求;第二个,教室内投影仪受制于灯泡效能衰减速率和设备更新周期之间的矛盾,投影效果往往不能处在最佳状态。这两个例子可能很多人不会觉得是大事,但对一线教师来说,一节45分钟的课中出现1-2次糟糕的网速、迟缓的硬件所带来的卡顿感,耽误掉3-5分钟,就会让整堂课的教学大打折扣,这也是很多教师排斥新装备的重要原因。在此情形下“常态”、“无形”又从何谈起呢。
回到你的问题,我的看法是:第一,不是每一项新技术都能够或必须被引入教育领域;第二,我们的投入和建设只有将信息技术纳入师生教学生活的“常态”中才能使其在教育领域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1世纪》:正如您刚才所说,只有将信息技术纳入教学生活的“常态”中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技术可以算作“好的教育技术”?您如何看待现在市场上的各种在线公司,如各种在线答疑工具,各种题库,作业平台,慕课或微课……
任友群:最终评价技术好不好的并非是技术新不新或贵不贵,而是技术能不能够融入生态、是否实用,是否能解决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最终评价技术的不是学者,而是身处一线的教师和学生。社会大众总认为我们这些教育技术研究者是“信息技术”的鼓吹者,但事实上在我们这些研究者眼中教育信息技术的“不用”和“滥用”同样是值得警惕的。信息技术用得好可能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的核心,催生教育创新;用得不好就有可能是“南辕北辙”。
比如近几年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兴起的以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融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数学(Mathematics)于一炉的STEM教育,信息技术就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方便地采集工程技术过程产生的种种数据,通过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进一步强化他们对抽象的科学理论的理解。没有信息技术的参与,STEM的融合至少会是非常困难的;在这里信息技术真真切切地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成为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基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还是想重申一点,技术固然重要,找准场域应用技术更为重要。
你的第二个问题事关教育信息技术的多样性的问题,知识的绵延、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培养、品性的熏陶都是教育,多元的教育需要多样的技术予以支撑,你所说的在线教育形态实际上都有它们的各自针对性。从教育技术研究者的角度来说,我欢迎有更多类型的信息技术运用在不同类型的教育场域中,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者根据自身的要求、目的和特点各取所需。但现实是目前的在线教育类型还远没到丰富的程度,而这恰恰蕴含着发展的机遇。
《21世纪》:您曾走访过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在推行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但各自的模式和路径不同,程度也各异,您能否给我介绍一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任友群:国外和国内对教育信息化的态度最大的区别恐怕还是在观念上的。与我国相比,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可谓不快、资金不可谓不充裕,但在教育领域被大规模应用的往往不是那些最新的技术、最贵的装备,不同时代的技术装备混用的情况比比皆是。我觉得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并不是盲目追求装备的更新换代,而是非常强调其实用、能用、常用,该用什么技术装备就用什么技术装备。它们往往围绕着教育本身来修正和改进技术装备,着眼于某一个技术的深度开发,比如他们对无线覆盖的质量、带宽的保障等就很重视。此外,发达国家更加重视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更加重视国际组织、学会、协会等非营利组织在教育技术装备开发中的作用,我的理解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组织的公益性、专业性和与一线教师天然的紧密联系。
当然,发达国家在教育信息化上也有很多困难。比如说他们基层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同样也存在问题,教师的信息化运用水平也并非处处领先,而且由于体制机制使然,他们并没有像我们国家一样比较系统化的教师统一培训和教研活动制度,这使得我们看到了我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后发优势”。
信息技术的应用潜力还未充分开发
《21世纪》:您的调查显示,现实中,很多学校在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方面的进展并不尽如人意。传统学习思路不仅在老师的观念中根深蒂固,更在学生的行为中牢不可破,请问,结果导向型的思路是不是影响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的根本原因?
任友群: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要厘清两个问题:第一,信息技术只是手段,并非目的,正如我在《追寻常态:生态视角下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一文中所说的“在选择一种具体的教学技术时每一个教学参与者都是理性的,当面对不同教学动机、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知识类型,教师、学生会选择使用或不使用某项特定的技术”,目标的不同当然会影响手段的选择;第二,如我刚才所说,技术要在教育领域存活下去首先要融入其所处的生态,要充分考虑其与教师/学生、知识以及外部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教师/学生的特点、知识的类型、体制机制的原因都有可能是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原因,很难笼统说哪个是根本的原因。
国内中学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以应对中、高考等标准化考试为主要目标的现实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的应用是不争的事实,这实际上突出反映了“技术”与“知识”的不契合。上面提到的《追寻常态》一文阐述到:“以应对高考等学业考试为主要目标的国内高中,教师、学生在选择教学技术时一定会选择那些指向性、获得性强的技术手段(比如使用经典参考书、操练经典习题),而信息技术的开放性特征在此时相反成为了横亘在教师、学生面前的障碍”。
问题在于当面对标准化的学业考试时,信息技术是否除了提升应试准备的效率以外就难有作为了?换个说法,面对标准化考试信息技术在领域的潜力是否已经被充分挖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正从“小数据”走向“大数据”,从教师、学生的教学行为中提取信息,加以分析、诊断、反馈、改进,这对于当下的学校日常教学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若没有信息技术的加入,这个想法恐怕仅仅就只是想法而已。COURSERA、可汗学院、EDX的实践恰恰为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应用提供了方向,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千万不能认为这些MOOCs只是视频网站,实际上背后的数据分析才是它们得以快速发展的核心原因,而从国内来看这方面的尝试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因此,对于你的问题我的回答是知识与技术的不契合只是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一个因素;信息技术的应用潜力还未充分开发也是当前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1世纪》:根据您的研究,在线教育等会不会因为新的技术的突破而改变?您怎么看未来一段时期内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哪种类型的技术工具将更受欢迎?
任友群:改变时时在发生,但若称之为“革命”恐怕还为时尚早。技术的突破相对容易,但对教育生态的影响还须假以时日,即使如互联网这样伟大的技术,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出现在实验室,到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革命性地影响整个社会当中也走过了二十多年。这里的原因还是生态问题,生态系统的变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会影响整个系统,但技术的应用也必然要受制于整个系统。因此我觉得如果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看在线教育等互联网教育的变革,那也一定是因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变革,单谈技术本身可能会失之偏颇。
至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我的判断是在未来谁能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解决个性化教育的问题,谁就能执互联网教育的牛耳。优质、均衡、个性是教育发展的三个目标,我的理解个性可能在这三个目标中居于核心的位置:试想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或者更进一步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选择、得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和手段,那“优质”和“均衡”这两个目标也就自然达成了。教育最终要解决的是学生个体的问题,但事实恰如舍恩伯格在《教育大数据》中所说“从某个重要的角度来看,学校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现代教育仍然类似于伴随着其发展的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学生们受着同样的对待、使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习题集。这不能称为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安排教材、习题甚至授课方式,这恰恰是信息技术之所长。但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大数据分析,这种分析要深入学生的学习行为,建立独特的评价方式,将个体置于群体大数据之中,这更是信息技术的优势。问题在于这需要积累、研究,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克制“立时获利”的冲动。
没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21世纪》:前些日子,颁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也发表文章《以教育管理信息化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请问如何理解信息化与教育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教育管理信息化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
任友群:2013年教育部出台《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后,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代表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已初具规模: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已基本实现互联网接入,全国学生、教职工、教育机构(学校)、中小学校舍、高校学生学历学位和就业等基础数据库也已基本建成,用杜占元副部长的话来说“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以解决中央、地方各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无问题为主要目标的‘第一阶段’建设已初见成效”。
信息化与教育治理现代化“息息相关”, 2014年10月出台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指出:“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和科学决策需要对教育状况的准确把握,管理流程再造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支撑,政府审批项目程序的公开透明、管理效率的提高和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都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学校自主办学需要建立社会、师生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需要改革教育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教育管理信息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实现方式;教育的社会评价是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必须以全面准确的教育基础数据为依据,必须以大样本的抽样调查和大数据的准确分析为基础,而这些都需要教育管理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可以说没有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关于教育管理信息化下一步工作重点,实际上《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上已经有明确的表述。简而言之,就是:第一,在建设上要建成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第二,在应用上要支撑和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第三,在服务上要助力学校、管理改革。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信息化还会和教学信息化进一步结合,整体上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水平。(编辑 李二民)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