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互联网医疗系列报道(五):医院的变革在哪?

互联网 2014-12-12 16:21:07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挂号、问诊、买药,今年广受媒体关注的这些互联网医疗应用大多仍在医院院墙之外徘徊。许多创业者认为,医院是一个极端封闭的系统,壁垒很高,难以进入

互联网医疗系列报道(五):医院的变革在哪?

挂号、问诊、买药,今年广受媒体关注的这些互联网医疗应用大多仍在医院院墙之外徘徊。许多创业者认为,医院是一个极端封闭的系统,壁垒很高,难以进入。

但事实上,医院的互联网变革正在进行,这种变革不仅仅在医院内部,还正在冲破医院围墙、蓬勃发展。

针对互联网医疗,站长搜索科技重磅打造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五篇《互联网医疗:医院的变革在哪?》,敬请关注。

报道回顾:

互联网医疗系列报道(一):爆发点来了吗

互联网医疗系列报道(二):挂号的故事结束了吗?

互联网医疗系列报道(三):问诊被颠覆了吗?

互联网医疗系列报道(四):能否斩断医药利益链

文/温泉

今年受媒体关注的互联网医疗应用,大多为挂号、问诊、买药等,但是这些应用都徘徊在医院院墙之外,许多互联网医疗创业者对医院的描述充满了神秘感,认为医院是一个极端封闭的系统,壁垒很高,难以进入。

但事实是,医院内部的互联网变革其实早已开始,中国医疗信息化起步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现在这种变革不仅仅发生在医院内部,还正在冲破医院围墙。

这是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据IDC向站长搜索提供的数字显示,2014年中国医疗信息化投入是220亿元,比2013年增长12.8%,预计2015年将比2014年增长13.8%,总额将达到249亿元;而且,这个数字仅仅是指医院信息化和区域卫生信息化投入,不包括健康管理方面(例如可穿戴健康设备)的信息化投入,以及一些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投入。

IDC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全国范围内29.3%的三级医院已经使用了移动医疗系统,比2013年上升了11.8个百分点。

变革,正在进行。

从数字化医疗转向智慧医疗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医疗信息化,已经在中国的医院布局林林总总的信息系统,其中代表性的系统有:HIS(全称为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即医院管理和医疗活动中进行信息管理和联机操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即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它是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PACS(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即电子病历系统)等等,这样的系统在医院少则几个十几个,多则100多个,每个领域都有相应的企业提供服务,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格局。

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移动医疗专委会秘书长刘焕东从2008年起开始关注医疗信息化,她告诉站长搜索,中国的医疗信息化正处于从数字化医疗向智慧医疗过渡的阶段。数字化医疗,即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智慧医疗,则是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

刘焕东向站长搜索表示,智慧医疗落到实处、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移动护理类应用,例如移动输液。移动医疗供应商芯联达科技副总裁丁燕告诉站长搜索,以前临床输液出错的事情,在医疗事故中所占的比例高达30%―40%,由于病人多、药品多,护士有时会弄错;移动输液系统可以在患者、护士手上各系一个腕带,并在输液瓶上打上条形码,护士输液时需要用手持设备扫描药瓶、患者和自己所系的腕带,患者和药品信息一致才能输液,并且输液的同时会记录下护士的姓名,责任到人,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输液的差错率,“几乎可以将差错降为0”。

除了移动护理类应用,目前移动医疗的应用型态还有移动医生类应用系统(例如移动查房、调取电子病历、移动诊断和会诊等)、移动管理应用系统(例如患者统计、用药统计等)和移动患者应用系统(例如移动挂号、化验单查询等)。

以移动医生站为例,丁燕向站长搜索展示了APP“移动医生站”的使用功能。她在平板电脑上点击APP“移动医生站”,打开的界面上,集成了病人列表、电子病历、检验结果、检查结果、医嘱、体征、远程会诊、生成随访、OA系统等功能,医生可以在这些功能中随意切换;以前医院里的各个信息系统是独立的,集成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查询方便了很多,这样可以给医生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丁燕解释:“比如以前医生查房,需要约好几个科室的人、带一堆病历、检查资料,现在只需要医生自己带一个iPad就可以了。”

IDC中国行业研究与咨询服务部高级研究经理肖宏亮告诉站长搜索,除了一些医用医疗的应用之外,临床数据中心(CDR C Clinical Data Repository)在2014年也获得了快速发展。

临床数据中心,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在医院范围内制作的终生纵向多媒体记录,包含患者所有重要的临床数据,可集成院内各科室级临床信息系统(如医嘱、病历、检验、心电、超声、病理等),实现所有临床诊疗数据的整合与集中展现,并为决策提供支持信息。

肖宏亮告诉站长搜索,目前也有医院在尝试建设“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生可以使用该系统辅助支持诊断,可以降低误诊率。

肖宏亮认为,今后这些应用之间将呈现相互渗透的趋势,比如移动患者类应用可以和移动医生类应用联系起来,进行沟通。但是他也告诉站长搜索,移动医疗在继续深入中遇到了瓶颈,瓶颈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跨操作系统平台的技术开发方面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些技术投入来克服;二是支持移动应用系统的后台数据集成度不够,需要数据集成平台的开发来支持移动应用向高级阶段晋级。

医院:冲破围墙 打通内外

这些变化都是发生在医院内部,很多人认为,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没有动力适应互联网变革,理由是公立医院线下已经人满为患,没必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拓展。但是,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在尝试打通院墙内外。

2011年12月,阜外医院成立网络管理办公室,这是一个独立于医院IT部门和宣传部门的办公室,孙宏涛当时担任该办公室主任。

这之后两年的时间里,这个部门完全改变了医院官方网站只发布医院新闻的传统做法,而是在官网上加入与患者互动、为患者服务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为患者提供在线答疑、手术预约转诊、开通慈善救助项目申请、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为患者做远程会诊等。其中的手术预约转诊功能尤为突出,患者可以在医院的官网上进行手术预约,通过审核的患者都可以看上专家,不用托关系或者找黄牛买高价号。

现已卸任网络办公室主任的孙宏涛告诉站长搜索,这项工作再往后做,还可以建设随诊系统,对诊后病人进行随访,跟踪病人健康状况,这对病人康复、医生科研都有巨大的价值;再进一步,这个平台还可以更加开放,可以为许多合作伙伴――医院、医学互联网站(如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提供接口,建成一个“空中医院”,许多资源都可以共享。

“最后,这个平台会变成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交互平台,它会促使医院现有的工作流程因此发生改变。”孙宏涛说。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正在加入这个行列,如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打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网站,迎面是一个透过阳光的大门,首页上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手机APP、微博、微信的二维码,点击进入“大众版”,占据页面主要位置的是出诊信息查询、停诊信息查询、预约挂号、科室查询、专家查询、查询化验单、在线咨询、临床试验招募者、健康大讲堂等几个板块。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院办副主任管九苹告诉站长搜索,今年4月14日开通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服务号,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已经有12000多个粉丝。

北京鹏泰海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周鹏远从2006年开始为医院做门户网站,他将自己从事的行业定义为“医院互联网”,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医院不满足于只是发布日常的新闻信息,而是希望在医院网站中加入与患者交互的功能,尽管目前这样的医院从整体上来说占比还不高,但是他相信这是一个趋势。

孙宏涛认为,公立医院其实也有需求:

首先,医院之间是存在竞争的,医院需要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病源。现在人满为患的都是像协和、301等这样的顶级医院或者一些地区的中心医院,普通的医院没那么多病人。即使有“全国心脏”之誉的阜外,也有定位相似的北京安贞医院这样的竞争对手。

其次,医院有错峰的需求。很多病人不熟悉,其实医院一般周一至周三早上病人最多,春秋季看病的人多,其余时间没那么多人,即使在阜外也是这样。如果大多数病人都通过互联网预约,医院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就诊,不用大家排那么长的队。

再次,对医生、特别是一些专家来说,每天看的病人虽然多,但是由于国内目前还没建立起非常科学的分诊体系,病人当中真正符合专家特长的病人却占比很小,如果能够通过互联网筛选病人,将可以大大优化资源配置。

他认为:“未来医院要建立和市场,医生同样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市场,尤其未来医生自由执业之后,他的品牌将变得尤其重要。互联网时代是一场大的革命,在这种大变革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与其被动适应不如主动改变。”

未来:更大范围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对医院的改造,再往下走,将是更大范围的互联互通。”刘焕东告诉站长搜索。

站长搜索在采访中看到的,是很多之前为医院做信息化服务的企业开始将自己的业务向外延伸。例如,芯联达目前业务聚焦于医院中的移动医疗相关应用,但已对院后的延伸有所布局,两三个月前,他们已经开始做诊后随访的应用。同为移动医疗产品及服务供应商的京颐股份,则开发了APP“去医院”,尝试打通院前环节。深圳市官方预约挂号平台就医160,是宁远科技旗下的应用,宁远科技之前就是医院感染管理系统的提供商。

这种打通,除了医院的院前、院中、院后各种应用和服务的打通,还包括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远程医疗,还包括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医疗卫生信息化。

在协助医院面向互联网转型方面,华为就是以远程医疗为业务切入点架构基本业务体系。华为企业业务集团医疗行业首席架构师温长城向站长搜索介绍,华为配合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的远程医疗系统工程,目前可以实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河南省内118个县的互联互通,实现远程会诊。温长城告诉站长搜索,华为目前还在孵化网络医院、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未来还可以将一些如春雨医生、好大夫等互联网应用接入到该平台上。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应用计算机技术,为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医疗卫生服务接受方、医疗卫生服务支付方、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方以及医疗卫生产品供应商,提供卫生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表达,以支持区域卫生管理、提供卫生服务。刘焕东告诉站长搜索,如果区域卫生信息化能够实现,普通患者能感受到的直接好处之一就是去医院看病不用重复做检查,各家医院的信息都是互通互认的。

目前在这方面,令刘焕东印象深刻的是“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据媒体报道,这是中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实践蓝本。这套系统包括统一的数字化工作平台、医疗专网、数据中心、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市民健康卡”,可以做到全市的医疗资源、患者的医疗信息、市民的健康信息和政府的管理信息全部共享。

相关新闻:

互联网医疗系列报道(一):爆发点来了吗

仅仅一年的时间,互联网医疗便从“夹缝求生”变成了“人见人爱”。从实践来看,互联网医疗显然已经开始走进公众的生活。

互联网医疗系列报道(二):挂号的故事结束了吗?

利用互联网进行挂号,一方面固然有着用户对挂号渠道多样、便捷的欣喜,另一方面则是“挂号难”仍不绝于耳的困惑。

互联网医疗系列报道(三):问诊被颠覆了吗?

随着越来越多参与者的入场,互联网问诊的剧变或许正在酝酿,实践的探索与发展正在远远超出我们之前对它的所有理解。

互联网医疗系列报道(四):能否斩断医药利益链

中国“以药养医”的体制弊病存在已久,由此带来的药价虚高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互联网售药被寄予厚望,希望技术能够倒逼改不动的医改。

标签: 互联网 医疗 系列 报道 院的 变革 在哪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