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云计算 >> 云资讯

余斌:2015我国的经济走势及宏观政策分析

云资讯 2014-12-11 17:06:09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2014中关村大数据日于2014年12月11日在中关村举办,大会以大会以“聚合数据资产,推动产业创新”为主题,探讨数据资产管理和变现、大数据深度技术以及行业大数据应用创新和生态系统建设等等关键问题。大会还承载从政亚信府主管部门到各行各业的需求和实践中的疑问,探讨包括政府、金融、运营商等部门是如何通过数据资产管理和运营,实现转型发展和产业创新的路径

2014中关村大数据日于2014年12月11日在中关村举办,大会以大会以“聚合数据资产,推动产业创新”为主题,探讨数据资产管理和变现、大数据深度技术以及行业大数据应用创新和生态系统建设等等关键问题。大会还承载从政亚信府主管部门到各行各业的需求和实践中的疑问,探讨包括政府、金融、运营商等部门是如何通过数据资产管理和运营,实现转型发展和产业创新的路径。

在下午的政府@Big Data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带来《2015我国的经济走势及宏观政策分析》。他表示在第一个向新常态过渡的进程中,在尚未弹明新的均衡增长点之前,经济运行将持续承压。在没有达到均衡水平之前,经济增长将一直处在下降的过程中。从大规模追赶型国家他们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增长阶段转换期就是一个阶段结束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在来临,在这个过程当中,几乎都发生过系统性危机,没有例外。

以下为余斌的演讲全文:

余斌: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高兴来参加今天的国研智库论坛,简要的就中国经济新常态谈一点我的看法,从今年5月份习总书记首次使用新常态这个概念以来,学术界讨论很多,各种各样的观点各种各样的理解也很多,下面就谈点我对新常态的理解。

去年中国经济增长7.7%,今年前三季度增长7.4%,全年大体上也就是这个水平。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期来看中国经济运行的状况的话,实际上2012年以来直到今年三季度是连续11个季度,在这连续11个季度中,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高水平7.9%,最低水平是7.3%,也就是在连续11个季度中中国经济增长是处于一个非常狭小的区间范围在过渡。从这张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基本结论,第一个中国经济在目前这个阶段上,增长动力明显不足,过去中国经济增长经常是在10%以上的水平,在过去接近三年的时间当中,始终没有高于8%。所以在目前这个阶段上跟过去相比,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明显下降。

第二个基本结论就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效益明显减弱,在这连续11个季度中,实际上政府先后三次采取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一个季度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反弹而已,每次踩一脚油门,经济增长回升一个季度,到第二个季度马上再度处于下降的通道,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以上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对未来给出一种什么样的判断和预测?我想用新常态来给出分析。

1978年到2012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在这35年中国人平均增长9.8%,接近10%,2002到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五年,在这五年中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人平均7%,实际什么结果呢?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是9.3%,我们预计今年增长是1.4%,我们预计明年增长是7%。这同时全民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那么,十二五人均7.8%的增长我们要实现翻一番目标的话,十三五这五年。

新常态就是经济运行渡到增速换档期、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的均衡状态。

所以,所谓新常态是说,当数量扩张空间不复存在之后,我们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应该转到以质量提升为主线,这是它的第一个基本特征。

第二个是从部门之间到部门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这个需要解释。过去我们把大量的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把它转移到高效率的非农产业部门,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在部门之间重新配置的过程。未来它应当是部门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的机会。当一个产业里面严重产能过剩的时候,你要什么呢?应当是在市场竞争中兼并重组,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在竞争中不断淘汰产业内部的低效率企业,从而把生产和市场更多的转移到高效率企业的头上来,这样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产业的运行效率,所以第二个特征,我说的是从部门部门到部门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转移到部门内部的资源重新配置,在过去高速增长,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好企业每年以20%、50%的速度在增长,差的企业也保持10%的速度在增长,大家相安无事,但是到目前这个阶段,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往往意味着另一些企业的死亡。或者一些企业的增长是以另外一些企业的死亡为代价的,这是部门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

第三个是速度效益到质量效益的转变,我们观察过去三十多年所走过的历程,只要经济增长达到10%以上,我们所有的产业所有的企业都能取得盈利,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能达到20%,甚至30%以上,但是一旦经济增长滑坡到8%以下了,比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本世纪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当经济增长低于8%的时候我们所有的产业都会出现亏损,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会出现负增长,我们把它叫速度效益型模式。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大体上会在7%左右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如果盈利模式仍然是速度效益型的企业,很显然这是难以为继,当经济增长速度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时我们要通过质量效益的憧憬来达到企业可以盈利,财政可持续,风险可防范,就业可改善的一系列目标。

当然从这张图我们给新常态还可以给出另外的分析和判断,为什么?我们看这张图,当我们刚开始实行经济起飞的时候,我们十分落后,我们跟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你只要到国外去走一走去看一看,你就知道你回来以后应当干什么,当我们十分落后的时候,实际上经济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是决定性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完成。我们要盖更多的高楼,修更多的机场,这都是经济生活中需要我们去完成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什么作用?就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不能完成的任务,政府可以动用整个社会的资源来完成这个任务,就是集中资源办大事。当我们十分落后,我们跟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经济生活中面临大量的决定性的作用需要我们完成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可以加快追赶进程可以缩小最短时间,可以实现挤压式的发展,是说完成同样的任务发达国家需要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但是我们中国可以压缩在十年完成,因为在过去,经济发展更多的是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只是起一种基础性的或者是参考性的作用。

好,现在的问题是,当我们经过了过去三十年的快速追赶之后,我们跟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在明显缩小,你把北京拉去跟国际的大都市去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我们的很多产业已经达到全球的技术前沿,在这个时候,经济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充满风险的事情,所以在同一个领域里有十家企业在竞争,那么究竟谁会被淘汰谁会发展壮大呢?这不是政府说了算,说围绕一个产品,我们有十种不同的创新思路,那么究竟哪一种创新思路能够获得成功,并得到市场的认可呢?同样,这不是政府说了算,这都是需要市场来检验,因此,当我们经过了过去三十多年的追赶,当我们很多产业已经达到世界技术前沿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应当是更多的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的作用。所以三中全会决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过去的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三中全会原话是这么说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或者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有企业家就问我,市场要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还要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作为企业我们究竟听市场的还是听政府的呢?其实,三中全会决定说的是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而不是更多,在经济生活当中,我认为减少政府对经济工作的盲目干预,对市场的盲目干预,在很多时候政府不发挥作用就是很好的发挥作用。

看这张表,这是我最近刚做出来的一张表,今年以来,直接银行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如果我们用汇率来计算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是相当于美国的55%,中国的人均GDP只相当于美国的八分之一,就是次要的,我们说中国现在正处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调结构怎么调,转方式怎么转,我们简单来看一下中美对比就可以得出结论,消费率是消费占GDP的比重,最终消费含两个部分,一个是政府消费一个是居民消费,我们只看其中的居民最终消费率,中国跟美国相比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也是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要采取三大措施鼓励六大领域的消费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现在,中国是全球成长最快的消费市场,未来,中国一定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当然是需要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提出的所谓三大措施是说改革收入分配提高劳动力报酬,让老百姓能够消费,有能力消费,第二个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百姓敢消费,第三个是要完善消费秩序,让老百姓不让到海外买东西,在中国他也愿意买东西,好,这是第一个方面我们存在的重大差距。

三产占比是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中国跟美国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尽管2013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超过第二产业,但是我们跟美国相比,差距很大。如果说仅仅在工业制造业领域里,我们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在服务业领域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有巨大的提升的空间,第三个指标是农业劳动力占比,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中国目前农业劳动力三分之一,我们投入了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创造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10%,农业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城乡差距扩大,这就是不可避免。当我们投入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美国投入了1.6%的劳动力,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在农业领域里,实际上我们离机器化、现代化,我们取得规模机器效益路途十分的遥远,我们看这张图,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CPI、PPI,蓝色这张图是CPI,今年1到10月份涨幅是1.0%,PPI十月份负增长2.7%,CPI和PPI3.8个百分比的差距,一方面是工业品出厂价格到10月份是连续33个月的负增长,面临严重的通缩,但另一方面,在消费品领域里,我们正面临着2%到3%的通胀压力。为什么?你看过去这两年的波动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是现在出现明显的偏差,我认为问题出在农业上。当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以后,在工业领域里,早在十年以前就在探索机器化,就是大规模的设备更新改造来减少工人来降低劳动力成本,但是在农业领域里直到现在,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的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生产方式,当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之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价格上涨,而由于食品占CPI的权重超过30%,所以当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的时候,但是在消费品领域我们仍面临通胀,这也是最近这一个月,三中全会以来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去,从事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要改变目前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的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生产方式。很多企业在工业领域里没有出路,实际上农业领域里存在巨大的发展机会。

好,给出以下两个方面的总结。第一个向新常态过渡的进程中,在尚未弹明新的均衡增长点之前,经济运行将持续承压。在没有达到均衡水平之前,经济增长将一直处在下降的过程中,所以,今年经济增长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明年也不例外,是一样的,我们预计中高收入增长阶段的增长点,应该比现低一个百分,只有这一个百分点下降完成以后,中国经济才有可能达到稳定的状况。在宏观政策上我们需要坚守底线,所谓底线是不发生系统性危险,这是底线,对短期意外冲击保持警惕的前提下,将经济波动控制在较小范围内,2015年中国有条件争取7%左右的增长率。

从大规模追赶型国家他们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增长阶段转换期就是一个阶段结束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在来临,在这个过程当中,几乎都发生过系统性危机,没有例外。我们是否也会发生一场系统性危机呢,我们认为从本质上来讲,经济危机和体制改革这两者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结果,那就是会触发或者推进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改变,来适应新的环境,可以达到同样的结果。但是经济危机它是一场市场错误的纠正,它的冲击或者震荡的力度很大  ,付出的代价高昂,但是体制改革,它是在风险意识下的主动调整,我们知道我们在哪个领域里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调整,做怎样的调整,但是问题是达成共识和付出实施很难,有很多人问我,三中全会作出决定一年了,我们没有观察到重大的改革,我们说改革进入深水期是说它涉及到深层次的劳动,它进入攻坚期是说,过去容易改的都改完了,剩下难改的都是硬骨头,这个改革还涉及到利益调整,就是在调整的过程中,一部分的利益必然会受到损失,谁愿意自己的利益受损失呢?当改革进入攻坚期进入深水期实际利益调整的时候,达成共识并付出实施就比较难。因此,我国新一轮的改革其实已经开启了一场改革与危机的赛跑,我认为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在一系列重大领域里提出具体的改革方向和措施,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能够尽快的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认为这可以成功的避免系统性的经济金融危机。反过来,如果我们在一些重大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上迟迟不能取得突破,那么我们就可能需要一场系统性的危机。

在这两者当中,我对改革充满信心,我相信在这场比赛当中,改革一定能够取得突破,能够取得胜利,这样我们可以保持中国经济在7%甚至相对低一点的水平上持续稳定,让我们的追赶进程能够得到持续,而不是中断。以上是我对中国经济的现状也可以说是新常态的基本理解,我刚才说了学术界没有定论,讨论很多,如果今天晚上大家看新闻的话,我相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许会对新常态能够给出一些新的理解。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对。仅供参考。谢谢。

编辑:admin

标签: 余斌 2015 我国 经济 走势 宏观 政策分析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