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站长搜索科技近日重磅推出【投资人说】栏目,通过深度访问国内外顶级的投资人,从成长经历、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等方面去透视一个个重大投资决策背后的故事、商业逻辑和复杂人性。本期,推出的是著名女性投资人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Jenny),敬请关注后续精彩报道
编者按:站长搜索科技近日重磅推出【投资人说】栏目,通过深度访问国内外顶级的投资人,从成长经历、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等方面去透视一个个重大投资决策背后的故事、商业逻辑和复杂人性。本期,推出的是著名女性投资人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Jenny),敬请关注后续精彩报道。
站长搜索 王先 报道
一个在硅谷做无人机的创业者得知记者与纪源资本(GGV)管理合伙人李宏玮(Jenny)聊了三个多小时后,羡慕地说,“wow,她是我非常敬佩的投资人!”
李宏玮(Jenny),《福布斯》杂志评选出的全球五大女性创业投资人之一,全球创业投资人中排名第36位。她是GGV在中国投资计划的全面负责人,和GGV中国另外两位著名合伙人童士豪和符绩勋一起开拓GGV在中国投资版图。在和记者在北京访谈两个多小时以及在上海访谈的1个多小时里,李宏玮深藏于内心的进攻型狩猎的投资人特质令人印象深刻。
对其他VC人将“养猪”或“养小孩”的比喻用在所投项目上时,李宏玮明确地say no:“这两种心态都不恰当。我们必须要对LP与创业者同时认真负责。” 面对很多VC“隔轮退”的选择大行其道,她选择认准好项目就“坚持到底”。
“专注”与“激情”,李宏玮挑选了这两个关键词来形容自己。
上个世纪90年代初,18岁的李宏玮(Jenny)怀揣着新加坡科技航空部授予的奖学金,只身迈进大洋彼岸康奈尔大学的校门,前往电子系读书。这个自幼在新加坡长大的年轻人,彼时还不知“风投”为何物。
二十年里,新加坡――美国――香港――上海, 电子系学生――航空部工程师――摩根白领――风险投资人,Jenny不断调整着自己的人生轨迹,直至锁定让自己充满兴趣与激情的风投行业,扎根耕耘。
在Jenny刚刚踏上美国这片陌生的土地时,中国大陆还处在一个凭票才能吃粮喝汤的年代。而对于这位新加坡普通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现实因素也是她在最初选择专业方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那个时候选择主修哪类功课,其实还是围绕毕业后在哪个领域能吃饭来考虑的。”坐在位于陆家嘴某高层写字楼的办公室里,此时梳着一头中短头发的Jenny笑着向站长搜索坦言最初自己的选择。
一切是如此直截了当。
但是她也并不掩饰自己当时对技术的浓厚兴趣:“我对技术和产品常常有着强烈的喜好,一直想知道某件东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想知道它的各方面原理。所以当时选择工科,也是抱着打基础的心理。”
作为常春藤联盟成员的康奈尔大学有着非常开放的选课模式,这使得好奇心旺盛的Jenny在本科时便有机会旁听到MBA的课程。“当时我比较关注的一门课是关于一个创业班的,进来的学生都有着创业想法,大家在一起交流创意,写商业计划书。更吸引我的是,这门课的老师都是曾经颇有成就的创业者,以实际案例来讲述,既有体验,又有分析,非常棒。”
也是在这个时候,Jenny发现原来除了技术以外,有一个这么“酷”的领域,在创业生态链中,还有一个概念叫做VC――风险投资。渐渐地,她对风投的兴趣愈发浓厚。
过了不久,MBA班一位教授的话给了她许多启发:如果希望未来在风险投资这个行业做好,一是纯技术派从底层积累经验,一是直接进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亲身经历其模式,感受其组织架构。后者是他建议的方式。
四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Jenny开始面临毕业后的选择。“当时我之所以能够出国读书,是因为我拿到了奖学金,新加坡科技集团――当时新加坡最大的国企的资金支持。但是毕业后是要回去报到的。”
就这样,本科毕业后的Jenny履行前约回到了新加坡,被派往航空部国防部门处理技术工作,一做就是五年。
“当时我是在研发部门,所以从之前战斗机新的功能到无人机的生产制作都会有涉及。”在20年前便对刚起步的无人机早有接触的这位VC人对站长搜索表示,正因为这一技术实际上对自己而言是一个“非常容易”的领域,所以今天在看项目的时候仍兴趣不减。
在航空部的日子,最初作为工程师的Jenny一直在户外作业。“那时每天在机场外面经历各种风吹雨打,根本不是想象中的空调房。你想,飞机一定是停在太阳底下啊。”与此同时,她也需要每天与航空部不同的人们打交道。
“每天都这样需要与不一样层次、不一样背景的人打交道,非常锻炼人,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很棒的学习过程。”
那一时期,作为新加坡科技航空部的重点培养对象,Jenny后来常会跟随老板飞往世界各地参加各种国际航空会展之类的活动。
“当时我在这些董事会和比较高级的一些战略会议上,观察大佬们都是在怎样考虑问题,这段经验本身其实很难得。有一次我们去参加巴黎航空展,同行的11个人里有10个是老板,我白天开完会晚上写当天的会议纪要,基本上一周都不要睡觉。”
由于当时电子邮件还并不普及,Jenny每每出差需要随身携带打印机,敲出材料后,再找地方邮寄出去……
谈起当年“蛮拼的”小兵生涯,Jenny记忆犹新,话中不乏对那段岁月磨砺的感激。
在新加坡航空部“服役”五年后,Jenny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最后选择回到美国继续读书---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MBA。为此,她一咬牙,从别处筹来一笔当时对于她来讲数目并不小的钱作为给公司的“偿还款”---当年公司资助美国读书的钱,因为履行工作的年限不够,需要做出赔偿。
2001年,Jenny顺利地成为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唯一获得摩根士丹利职位的MBA学生。
“当时之所以选择摩根,因为我觉得投行是自己之前从未接触到的,在这段时间我了解到许多关于公司如何做重组准备、上市过程等等细节,这对风险投资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公司怎么来定位,如何来描述这个过程,招股书怎么写,整个上市过程股市如何来派分,这整个链条其实是大部分人从未接触过的。”
摩根的经历,使Jenny完美地完成了从技术派到资本运作的过渡转变。
“但是,在投行里你所经历的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真正的结果。你仍是作为第三方来看待资本运作的事情,没有真正站到创业公司里面。”2002年,Jenny选择了进入集富亚洲――正式从事VC行业的生涯就此开始。
彼时,中国的风投刚刚起步。
2005年,Jenny正式加入GGV,弹指间已过去近十年。如今,TMT(科技、媒体和通信)仍是她在创投界的主战场。GGV在中国的TMT团队先后投资了阿里巴巴、美丽说、海辉、去哪儿、土豆网、UC优视、世纪互联、欢聚时代等众多明星项目。
当人们谈VC时,我在谈什么
十年前,曾有一位国企大佬形容VC做投资其实很像养猪。
“当时我就和他起了争议,我觉得这种形容非常不好。当然,也有人认为对待所投资的企业要像养小孩――无论他多么糟糕你都不应放弃。但事实是,我们既不是‘养猪’,也不是‘养小孩’――因为我们的责任是背后的LP(有限投资人),他们提供给我们的往往是退休基金这种资金,我们必须要对LP与创业者同时认真负责。”
如何把握“养猪”与“养小孩”这种心态投射在背后的“选择”问题,在Jenny看来,这是她从事风投事业面临过的最大难题。
为什么?
“对一个看上去还蛮成功的投资人来说,最困惑、最困难的时候,就是当你跟一个被投企业已有了很深的交流、与CEO也有着朋友感情时,决定不能再继续下去、应该退出的时候,或者说企业还是要做下去但CEO一定要换。在风投行业里,做类似的决定是最难的。”Jenny说。
之前有媒体称Jenny是一个“不会去投一个未来做不到10亿美元的企业”的人。Jenny对站长搜索解释称,所谓能不能做到10亿美元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理解:在选择项目时,一定会选择可以为基金带来合适回报的公司,GGV会选择在项目估值1亿美元左右的时候的介入投资。“未来做到10亿美元”是对10倍回报的一个预期,如果自己看不到这个结果,那么便需要重新考量。
所以,对投资人来讲,被考验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判断。Jenny觉得如果投资者仅仅因为某个优质项目的估值高就认为它“贵”,那么这个判断无疑是错的,尤其是当一个项目拥有颠覆市场――甚至是千亿级市场――的可能。
那么,在这位一流VC眼中,什么样的项目具有“颠覆”市场的潜质?
“比如小米刚问世的时候,大家都把它当作一个单纯做硬件的公司,所以问为什么你还要投?但我们要看到小米的商业模式――它将直销、粉丝等等元素整合供应链当作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虽然推到台前的产品只是一款手机,但它的优势实际是整个供应链的整合能力。”当时投资美团,思路亦相似。
Jenny对站长搜索表示,从VC的角度来看,她一定会把资金集中到两三个最看好的阵营,再具体到投这个阵营里成功几率最大的公司。不可能投一个从零开始的企业,也不可能投一个已是红海的领域――除非它的商业模式有看点可寻。
2014年盛夏刚过,资本市场“泡沫论”在国内创投圈再次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投资、创业者以及媒体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言必谈“泡沫”,聊必称“寒冬”,大有一副“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么”收起money好过冬的架势。
与“悲观派”相比,Jenny的态度要乐观得多。在她看来,现在谈及资本市场的“寒冬”似乎还言之过早――虽然资本市场的寒冬一定会来,正如自然界的寒冬会每年准时来临一样。但并不是现在,而所谓的项目看起来普遍估值过高这一现象更不能以“现在完成时”的角度去看。不过同时Jenny也提醒创业者“应该在态度上认为每天都处在‘寒冬创业’的环境里”。
但是,纵观当下创投圈,传统风投哄抢优质项目等现实都显然会导致项目本身价格“水涨船高”,难道这并不是“泡沫”现象的本因?对此,Jenny不置可否。不过在她看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PE介入前期阶段的投资有关:由于PE与VC所拥有的资金体量天然要大很多,所以往往会在创业者融A轮时便给出远超传统VC所能提供的资金,而且PE对创业企业的估值往往也并不敏感,他们往往是想先来这个领域踩一脚看看形势。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感觉市场有点混乱的原因之一。“但是,更多的时候PE介入早期阶段的投资最后仅仅只是交了学费。”
从另一个维度看,创业者对以百度、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往往存在着“羡慕嫉妒恨”的“侧目”心理,要么“学成文武艺,卖给BAT”,要么想着如何在巨头雄霸天下的世界里分一杯羹。互联网巨头是否会成为创业者的“五指山”?
Jenny对站长搜索表示,接下来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世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现在还完全没有形成跑马圈地的格局――毕竟这不是传统互联网“大佬”们的基因,并且创业领域仍在源源不断地诞生新的趋势。同时,恰恰是巨头的介入容易带动起消费市场,比如之前滴滴与快的烧钱大战,对培养消费市场的移动支付行为有很大的贡献――搭建起移动支付的群体基础,那么其他创业企业也容易在这个基础上投放自己的模式交易。
从这个意义来讲,巨头企业与新兴创业者实际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她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容量有可能比PC互联网大三倍。这也是她为什么更倾向于投资O2O、智能硬件与跨境电子商务这三类项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毕竟不能忽略巨头拥有强大的流量与资本资源现实。从投资角度看,互联网巨头频现大手笔介入投资收购,对于VC来讲,这是否又会成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乐观的Jenny眼中,VC与巨头对创业者的投资行为实际上是竞争与互补并存。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站长搜索请Jenny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在低头沉思了几秒之后,“专注”与“激情”是她给出的答案,这时身边一位GGV的工作人员忍不住补充一句,还有独具的个人魅力!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