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iOS和安卓可以相互学习什么?

业界动态 2014-05-10 19:54:11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iOS和安卓可以相互学习什么? 美国资深科技媒体人沃尔特・莫斯伯格近日撰文称,两大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各有各的好,各自都有值得对方学习的地方。他具体列举了它们可以互相借鉴的一些功能,如邮件应用、屏幕界面、快速设置、定制化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iOS安卓可以相互学习什么

美国资深科技媒体人沃尔特・莫斯伯格近日撰文称,两大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各有各的好,各自都有值得对方学习的地方。他具体列举了它们可以互相借鉴的一些功能,如邮件应用、屏幕界面、快速设置、定制化。

两大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和苹果iOS各自都有一些对方缺少的功能,要是它们都能够相互借鉴,那消费者将会受益不浅。当然,我并不是在提倡专利侵权。老实说,我并不清楚下面提到的功能是否已经申请专利,是否不可复制。不过苹果和谷歌过去确实有合法地相互效仿。

Android和iOS之间存在大量差异。我当然不主张它们应当变得相同,我信奉竞争。

然而,任意一方的确拥有一些另一方没有的特别实用的重要功能。我选讲的功能是基于我对iPhone5s上的iOS 7.1.1以及Galaxy S5和谷歌Nexus 5上的Android 4.4.2的使用。我只谈内置软件,不谈硬件或者第三方应用。

以下是苹果和谷歌可以相互学习的一些功能:

Android版Gmail附件添加功能

邮件:Android系统通常预装两款邮件应用,其中一个必须是谷歌的Gmail。如果你的个人邮箱或者工作邮箱都不是Gmail邮箱,那你就必须使用另一款功能缩简的邮件应用。我觉得这很荒谬。iPhone则支持在一款邮件应用中除处理Gmail和诸多其它的品牌邮箱,可让用户同时接收各种邮箱账号的邮件。

另一方面,Android的主邮件应用,即Gmail应用,允许你在编写邮件时添加任何的文件作为附件。而iOS的邮件应用在你编写邮件时只允许添加照片和视频。要添加其它类型的文件,你必须先进入一款支持制作、编辑或者显示那些类别的文件的应用,再编写邮件。这同样很荒谬。

Android小组件

屏幕界面:在两款系统当中,屏幕界面都主要充斥着应用启动图标。不过Android提供更多的创意选项。例如,你可以加上各种让你无需打开应用就能一瞥内容的“小组件”,如新闻、天气、媒体、日历等等。iOS则没有小组件。Android的另一个好处是,你可以将通讯录中的任何联系人“钉”到主屏幕上,从而能够快速给联系人发短信或者打电话。

iOS 7控制中心

快速设置:鉴于打开智能手机设置很麻烦,要经过好几步,Android和iOS平台都提供快速设置功能――即飞行模式开关、亮度调整等常用设置子集――让你在屏幕上方下拉或者下方上拉即可进行设置。先推出这种功能的是Android,不过我个人更喜欢苹果被称为控制中心的版本。它更加简洁,布局更为合理,也不像很多Android手机那样掺杂着大量的通知提醒。它甚至支持快速访问其它的常用功能,如音乐播放控制、手电筒和计算器。

相比之下,三星Galaxy S5上的“快速”设置列表太长,不好查找。不过Android有一点值得称赞:快速设置中加入了直接进入完整的设置应用的图标,苹果iOS则没提供这一功能。

iOS隐私设置

隐私设置:iOS上有专门的隐私控制设置选项,让你可以在一处地方具体选择哪些应用能够使用你的位置、通讯录、照片、日历、麦克风等等。Android上提供一部分这样的选项,不过我在Galaxy S5、Nexus和HTC机型上都没找到单一的具体隐私控制面板。

定制化:苹果不允许iPhone用户定制像锁屏(除了选择背景图或设计外)、键盘这样的常见特性。你甚至无法在iPhone锁屏上直接查看气温,不喜欢苹果的键盘或者自动更正功能的话也无法更换。

相比之下,很多的Android手机都支持定制化。例如,在Galaxy S5上,你有四个不同的键盘选择,在锁屏上不仅可以显示时间日期,还可以显示天气,甚至是内置计步器的读数。

平板电脑应用:苹果称,其App Store应用商店拥有约50万款iPad适配应用。那些应用利用iPad较大的屏幕增加额外的面板或者其它iPhone版上没有的用户界面特性。你在下载应用时,苹果App Store会根据你在使用的设备为你提供相应的版本。Android平台上是有一些针对平板电脑进行优化的应用(谷歌没有披露具体的数据),但相比iOS要少得多。很多时候,Android平板电脑用户都需要放大使用手机应用。而在iOS上,iPad用户在开发者没有为应用提供平板电脑版时才会放大使用手机版。

标签: iOS 安卓 可以 相互 学习 什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