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当浑水搅浑中概股:中国企业的加拿大上市攻略

互联网 2014-03-27 13:57:16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中概股屡遭做空机构“浑水”质疑令不少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财务信用打上了问号。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下称“多交所”)被不少中国企业视为登陆北美资本市场的“桥头堡”或“捷径入口”,在去年9月中海油成功挂牌后越发受到市场关注

中概股屡遭做空机构“浑水”质疑令不少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财务信用打上了问号。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下称“多交所”)被不少中国企业视为登陆北美资本市场的“桥头堡”或“捷径入口”,在去年9月中海油成功挂牌后越发受到市场关注。

那么,究竟怎样的公司才有赴多交所上市的资质?多交所的交易量来自哪里?市盈率如何?哪种公司去“掘金”最适合、最划算?近日,《第一财经日报》就上述问题赴加拿大采访多交所高级副总裁Ungad Chadda。

越过嘉汉林业之殇

对于此前数只中概股暴露的报表问题,曾有某四大审计师事务所资本市场部主管合伙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他们“吃一堑长一智”,并用“小心翼翼、格外留心”来形容此后遇到中国公司的上市或其他财报审计。同样的情况下,多交所有何反应?

Ungad Chadda并非无动于衷。“我们知道的确是这样,我们这里也遇到了嘉汉林业(Sino Forest ,TSX:TRE)的摘牌。对于嘉汉林业问题的根源,我们也许将永远不得而知。”Ungad Chadda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这样表示。

当前,多交所共有40多家中国企业上市,总市值近40亿加元(约合217亿人民币);这一体量并不小,但与之对比的是,本报获取的一份“鼎盛时期”2009年底数据显示,有53家企业在多交所上市,总市值约90亿加元(约合489亿人民币)。这一“缩水”固然和近年来北美市场的市值蒸发有关,但Ungad Chadda承认,大市值的嘉汉林业的摘牌“影响很大”,另外也有一些上市中国企业被收购了,或是破产了。

嘉汉林业在2011年6月“遇袭”浑水公司报告,在报告发布当天,嘉汉林业的市值为49亿加元,超过现在所有中国企业的总市值。2012年中,多交所因嘉汉林业未能满足持续上市要求且未能及时提交财务报告而要求其退市。

不过,越过嘉汉林业之殇,对于中国企业,多交所把眼光放在了“全局”和“未来”。

Ungad Chadda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加拿大与中国的合作发展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关系,安大略省政府也致力于促进交流,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企业上市和交易方面。”言下之意是不可能因为个别公司的失误而影响整体。说起中国,Ungad Chadda不忘幽默加一句,他还有一个中文名,叫作柴毅刚。

其次,虽然浑水创始人、做空投资者Carson Block近期又称投资者目前买入美国股市的中概股是拿自己开玩笑,Ungad Chadda的表态则是:“非常相信多交所管理国际企业上市和投资者掌握的信息会越来越好”。

多交所在找谁?

既然Ungad Chadda对优质中国企业赴加上市的前景仍然自信而乐观,那么,多交所希望吸引哪些中资企业?换言之,具备怎样条件的中国企业才能“投其所好”,攻下北美“桥头堡”的上市门槛呢?

“上市的标准取决于不同的行业,取决于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我们会着重看几点。” Ungad Chadda告诉本报,首先也是最起码的,是拟上市企业要有一个清晰可以被理解的商业计划、有一个强劲的管理团队能促使商业计划实施。

此外,对于个别企业一味“圈钱”的歪脑筋,上市多交所,“企业自身要有充足的现金能够支持商业计划的实施,至少要足以支持一年到一年半时间。”Ungad Chadda说。

对于多交所最易吸引的矿产公司,则“首先要有一个对矿产专业的研究报告,以及对第一年的勘探活动要有30万加元的储备”。

上市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对中国企业来说,谁更为适合去加拿大上市?Ungad Chadda表示,北美的股票交易市场竞争激烈,多交所找到的针对性市场,是石油天然气、采矿企业和中小企业。

2013年9月,符合上述针对性的中海油(TSX:CNU)在多交所挂牌。Ungad Chadda告诉本报,至今中海油的交易量已达17亿加元(约合92亿人民币)。多交所的交易量从何而来?Ungad Chadda称,约40%的交易量来自海外的经纪公司:美国几大投行不仅参与多交所一级IPO,也热衷在二级市场交易。

至于中国企业选择在加上市是否“划算”,在市盈率方面,Ungad Chadda称,多交所挂牌企业市盈率和亚洲股市的市盈率相当。

奇特的资本库上市法

和很多交易所相似,多交所分为两个板块,主板现有上市公司约1600家,创业板约有2000家。说起特色,Ungad Chadda认为,中国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考虑赴多交所上市,因为“我们有个模式非常成功,在过去十年里将约600家企业从创业板升级到主板”。

2006年在多交所上市的中国黄金国际(TSX: CGG)就是一例,该企业已从创业板升级到主板,其市值现为12亿加元(约合65亿人民币)。

或许更能让中国中小企业心动的是,多交所还有着特殊的创业板资本库(Capital Pool Company),这是多交所创业板市场针对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设计的独特上市模式。

Ungad Chadda介绍,这一模式下,一些“没太多业务、没多少盈利”的公司可以在多交所挂牌,进入资本库,初期投入甚至只有100万到200万加元,募集种子资金用于在承诺时间内(最长两年)寻找合适的收购对象。这实际上是制造出一个干净的“壳公司”。

当“壳公司”挂牌,其他拟上市私营企业就多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上市方法:不亲自IPO,而是合并“壳公司”。不过,借助资本库上市的企业也需满足多交所创业板的最低上市要求。

“通过CPC上市的企业要么本身规模还不够大,要么在资本市场上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还不够,也可能是因为通过CPC上市成本更加低廉、更有效率、过程更加可控。”Ungad Chadda说。

标签: 浑水 搅浑 中概股 中国企业 加拿大 上市 攻略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