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智能设备

美国甩出去的锅,飞回来砸破自己的头

智能设备 2021-06-21 12:06:15 转载来源: 南风窗

  作者 | 汤兴    2月11日,拜登访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美国炒作的新冠溯源,正在变成自我打脸。  5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要求情报部门加紧彻查新冠起源,确认病毒是否来自实验室泄漏,并在90天内给出报告

  作者 | 汤兴

  

  2月11日,拜登访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美国炒作的新冠溯源,正在变成自我打脸。

  5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要求情报部门加紧彻查新冠起源,确认病毒是否来自实验室泄漏,并在90天内给出报告。美国情报部门的工作进展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美国的科学家们倒是有了新发现。

  当地时间6月15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杂志上发表研究文章,指出早在2019年12月,新冠病毒就已在美国传播。

  

  (6月15日,NIH团队在《临床传染病》上发表研究,将美国的病毒出现时间提前至12月)

自我打脸

  NIH,隶属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该机构分析了2020年1月2日至3月18日,在全美50个州采集的2.4万份血液样本,发现最早出现新冠抗体的样本,是1月7日在伊利诺伊州采集的。

  该机构采用的的研究方法是血清学测试,即在血液中检测一种名为IgG的新冠特异性抗体,该抗体通常在患者感染新冠两周后出现在人体内。也就是说,在2019年12月24日,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可能便已有新冠感染者。

  

  (项目研究员在实验室处理样本。图源:NIH官网)

  而截至目前美国官方的“结论”依然是,首例确诊病例在2020年1月19日被发现,最初的12位确诊病例中,最早出现新冠症状的日期是2020年1月14日。当时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只是建议对有海外旅行史或与旅行者有密切接触的有症状人士进行检测。

  NIH的此项研究,共检测出9份阳性样本,其中7份(来自包括伊利诺伊州在内的5个州)的采集时间,均早于所在地区首例病例出现时间。伊利诺伊州采集样本的时间是2020年1月7日。另外,该研究并未在加州、纽约州和华盛顿州的样本中发现阳性样本,而这些地区正是美国早期的疫情集中爆发区,一直被认为是新冠病毒在美国的初始入口。

  这意味着,根据该研究成果,新冠病毒最早在美国出现的时间与地点,都与官方披露的信息明显有出入。谁是美国的“零号病人”,仍是未解之谜。换句话说,美国的新冠溯源,在国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该研究报告第一作者克里·阿尔索夫认为:“血液样本的抗体检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病毒流行初期在美国的传播情况。由于当时检测的局限性,公共卫生官员无法看到该病毒已在被认定的初始范围以外传播。”

  项目首席执行官和成果联合作者乔什·丹尼说:“这项研究使我们能够发现更多有关美国新冠开始的信息”,“从研究报告上看,病毒在美国社区传播的时间比记录的要早”。

  亚利桑那大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教授迈克尔·沃罗比(他并不是该研究项目成员)认为:“IgG抗体在感染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所以我非常怀疑美国在2020年1月初已出现社区传播。”

  有分析称,这项研究成果给美国新冠病毒溯源提出了新的假设,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是,2019年12月就感染的患者,不能确定都有海外旅行史,很有可能当时就是社区感染。所以,阿尔索夫推断,美国很可能在更早的时候,就出现了罕见的零星病例。

  

  (2020年1月21日,华盛顿州公共卫生实验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首例确诊新冠患者被提及。卫生部官员提出,首例确诊不该被视为“零号病人”)

  虽然研究人员指出,结果可能存在假阳性的可能性,但同时他们也表示,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小。INH小组称,所有阳性样本都是假阳性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报告不是唯一一份质疑美国官方信息的报告。

  2020年11月底,《临床传染病》上就发表了一项研究,指出至少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感染了一些美国人。根据该研究披露的信息,美国红十字会将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采集的7389份献血样本(存档的残留血清样本)送往CDC检测,结果发现共有106份样本检测出新冠抗体,其中39份的采集时间是2019年12月13日至12月16日。

  

  (去年11月30日,CDC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者在12月中旬可能就出现在美国)

  不过,无论是去年11月的那项研究,还是6月15日最新的研究,美国最早何时出现新冠病例的问题,都没有成为美国主流舆论的关注话题。不仅如此,拜登政府依然在把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

无理纠缠

  以常识来看,美国国内的“零号病人”尚未确定,就不能贸然断定病毒是境外输入。但在美国把中美关系“政治化”的当下,常识的缺位却成了常态。

  炒作新冠溯源,甚至咬定“实验室泄露”,曾是特朗普政府“碰瓷”中国、“甩锅”责任的操作手法。不过这样的论调,在当时美国主流的科学界一直比较边缘。某种程度上说,特朗普的“不科学”,曾遭到了科学界的“边缘化”。

  今年初,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组在赴武汉开展新冠溯源调查后,于3月底发布报告称,病毒来自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但当专家组提出希望赴“更多国家”开展溯源调查时,美国给出的回应是“拒绝”。

  

  (2月9日,世卫组织专家组成员Peter Ben Embarek在武汉新闻发布会上手持一张显示病毒传播途径的图表)

  拜登入主白宫后,特朗普时期发起的新冠溯源调查一度没有下文。可在世卫组织发布权威结果后,美国舆论界又炒起了阴谋论,拜登政府也跟进要继续调查“实验室泄露”。

  《华尔街日报》5月23日的一篇文章,称根据一份机密报告,“实验室泄露”的假设是可信的,并称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三名研究人员曾在2019年11月,患与新冠症状相似的病。该报道声称消息源是一份未公开的内部报告。

  事实上,《华尔街日报》的所谓“独家”,是早已被澄清的旧闻。在世卫组织到访武汉时,中方便已告知来访团队,所有工作人员(人员未调动过)的新冠检测报告均呈阴性。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团队的荷兰病毒学家马里昂·库普曼斯(Marion Koopmans),早在今年3月份,就向美国媒体澄清过此事。

  或许是觉得《华尔街日报》的那篇报道过于无厘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在6月8日出席国会听证会时表示,“我看了那份报告,我认为它在很多地方是不正确的。”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拜登政府放弃了纠缠。《华尔街日报》那篇报道刊登三天后(5月26日),拜登就要求情报部门,在90天内给出新冠溯源结果,并要求中国“配合调查”。此外,美国社交媒体脸书在同一天宣布,将不再删除脸书平台上的“新冠病毒为人造”言论。

  G7首脑峰会召开前夕,美英两国在会晤后的联合声明中称,支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病毒溯源展开独立调查。在拜登政府的授意下,G7峰会结束后的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到了这一点。

  吊诡的是,拜登的首席医疗顾问福奇也悄然改变了立场。去年,他曾多次公开否定阴谋论,认为新冠病毒是在动物身上产生变异,再传播给人类。在2020年5月3日接受《国家地理》采访时,福奇表示根据科学证据,病毒不可能是从中国实验室泄漏的。

  

  (2020年5月,福奇接受《国家地理》专访时表示:没有证据证明病毒来自中国实验室)

  今年5月11日,他的说法出现了一百八十度拐弯:“(实验室泄漏)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我完全赞成对此进行全面调查。”

  有意思的是,福奇改变立场后,后来又出现反转。当地时间5月24日,他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极有可能是天然的,由动物传播至人类。6月9日,福奇再次强调,最可能的情况是新冠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了人类身上。

  福奇立场的反复,真实原因如何不得而知,但不难理解,他在科学与政治之间纠结。

  在病毒学家们看来,拜登“90天找到病毒源头”的命令,显然是不科学的。病毒溯源是个科学问题,结果不可能坐等美国情报人员,在给定的时间内去发现。

  哥伦比亚大学疾病研究人员斯蒂芬·莫尔斯对美国媒体说,90天的调查不可能得到明确的答案。“非典已经过去了18年,我们都还尚未找到完全同源的病毒,情报部门又如何能在3个月内得出结论?”

  

  (2003年4月24日,加拿大多伦多,一名身穿防护服的护士走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SARS) 诊所)

  6月11日,中国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中国部分溯源研究报告的结论非常明确,新冠病毒从实验室泄漏假说极不可能。“新冠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应由全球科学家合作开展有关工作,同时溯源也是一项全球性的任务,中方呼吁各方本着开放、透明的态度,同世卫组织开展溯源合作。”

  对于美方频繁炒作病毒溯源话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6月17日表示,“如果美方真的透明和负责任,就应该像中国一样秉持开放态度,立即邀请国际专家去美国德特里克堡等地进行详细调查”。由此来看,美国在自查的问题上不松口,莫非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编辑 | 雷墨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李鱼

标签: 美国 甩出 去的 回来 砸破 自己的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