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趣科技

1.6亿年前贼兽类化石破解哺乳动物听觉演化谜题

趣科技 2021-01-29 08:51:05 转载来源: 科技日报

哺乳动物听小骨“三骨鼎立”的听觉结构是怎么形成的?1月28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一项哺乳动物听觉和中耳演化机制的研究成果。基于对哺乳动物中耳听小骨连接关系的新发现,来自云南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提出,叠覆型砧骨—锤骨关节是中耳听小骨与下颌脱离的关键一步,解决了哺乳动物中耳和听觉演化研究中存在已久的难题

哺乳动物听小骨“三骨鼎立”的听觉结构是怎么形成的?1月28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一项哺乳动物听觉和中耳演化机制的研究成果。基于对哺乳动物中耳听小骨连接关系的新发现,来自云南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提出,叠覆型砧骨—锤骨关节是中耳听小骨与下颌脱离的关键一步,解决了哺乳动物中耳和听觉演化研究中存在已久的难题。

哺乳动物的中耳有3块听小骨,即镫骨、砧骨和锤骨。听小骨是现生哺乳动物骨骼系统中最小的骨头,形成了从鼓膜到内耳之间传递声波和增强声波频率的听觉链。与哺乳动物不同,爬行动物的中耳只有一块镫骨,而它们下颌中的关节骨和头骨中的方骨形成颌关节,连接下颌和头骨,具有咀嚼和听觉的双重功能。

爬行动物演化为哺乳动物过程中,方骨和关节骨逐渐演变成了砧骨和锤骨,才形成了我们哺乳动物现在“三骨鼎立”的敏锐听觉结构。但是,“爬行动物的方骨和关节骨究竟是如何与下颌发生分离,从而演化成精细复杂的哺乳动物的听小骨,则在过去两百年里一直被认为是生物演化研究中的中心难题。”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教授毕顺东说。

传统中耳演化模型认为哺乳动物祖先的下颌通过麦氏软骨和关节骨与头骨相连,哺乳动物演化过程中脑颅的增大导致中耳位置后移,最终脱离下颌。近期一些研究则提出了“运动功能驱动学说”,认为多瘤齿兽咀嚼时下颌向后运动的行为才是导致中耳逐渐与下颌脱离,最终进入头骨的主要原因。但是,通过麦氏软骨和关节骨与头骨相连的下颌并不能向后运动,并且鸭嘴兽等基干哺乳动物支系在咀嚼时下颌并不向后运动,与运动功能驱动学说相矛盾。

此次研究的标本来自河北省青龙县距今约1.6亿年的中晚侏罗世的燕辽生物群,归属于双钵翔齿兽,具有滑翔的翼膜,是贼兽的一种。标本的两侧非常罕见地原位保存了完整的听小骨和关节结构, 其中砧骨仅长约1毫米。

通过对听骨细微形态和关节结构的研究发现,贼兽类的听小骨明显已与下颌分离,没有麦氏软骨相连,属于典型的哺乳动物中耳。两块听小骨,砧骨、锤骨与现生鸭嘴兽类一样,为上下叠覆关系。正是这种叠覆型的连接方式,允许砧骨、锤骨之间发生微小运动,从而为下颌相对于头骨的运动提供了空间,才最终促成了听小骨与下颌的完全分离。

“我们研究发现了砧骨—锤骨叠覆关系理论,从而解决了下颌运动机制的难题。”毕顺东说,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哺乳动物独特听觉器官的演化过程。哺乳动物中耳的演化蕴含了复杂的细节过程,是砧骨和锤骨扩展适应和再作用的最佳范例。

标签: 1.6亿 年前 兽类 化石 破解 哺乳动物 听觉 演化 谜题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