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9时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携带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收官发射,历时多年建设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
6月23日9时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携带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收官发射,历时多年建设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
而这次卫星的成功发射背后,是来自航天气象保障小组的重要支撑。
卫星转场、整流罩转场、决定发射窗口……虽然备受瞩目的焦点时刻只是火箭从点火到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20多分钟,但是从火箭进场开始,整个系统运行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气象保障团队做精准预测。
作为此次发射任务现场气象保障组4位成员之一,胡云涛提前一个月就进驻发射场区。
火箭进入发射塔架后要进行常规燃料和低温液体燃料加注,这项工作对气象条件特别是对气温有较高要求,火箭控制系统还要根据气温情况计算出推进剂加注所需要的温度和加注量。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保障团队要在发射前96小时、72小时进行逐时气温预报,胡云涛所在的现场保障组担任的就是最终预报审核任务。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对现场天气变化特征的准确把握,他们做出的会商判断为预报结果提供了双重保险。
“除了熟练掌握这一区域的历史天气特征,我们还必须掌握最近的天气系统情况、降水、云量、冷空气等,这样才能做到精确保障。”胡云涛表示。这对于现场保障任务来说只是“正常操作”。目前场区正值雨季,火箭发射最怕的就是短时对流天气,特别是降水、雷暴等,气象保障团队每4个小时就要做出一次预报。进场以来,胡云涛所在的现场气象保障组不仅要每天召开气象预报会商,为场区的天气情况做出判断,还要给出天气系统总体技术方案、风险分析、场区气候背景分析等。
6月22日18时,胡云涛早早来到岗位上开始最后阶段的紧张工作。根据预测,22日晚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场区前半夜将有雷暴过境,后半夜雷暴逐渐解除。虽然预测和现场情况精准一致,但是胡云涛和团队还是整夜紧盯天气系统变化,同时为飞控中心、各观测点等单位提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场区的天气情况,直到发射任务圆满结束。
业务过硬功在平时,精准研判来自坚实基础
精准摸清天气的“脾性”离不开平时的日积月累。工作至今,胡云涛已经参加发射任务30多次,现场保障15次。参与高密度的航天发射任务让他迅速成长为工作中的多面手。
不过,刚参加工作时,变幻莫测的天气系统可没少给他颜色看。在一次值班中,突发的“西南涡”一下子带来了超过30毫米的降水,这一情况出乎胡云涛所料,好在当时没有发射任务。事后胡云涛反复做天气复盘,查找文献资料,和专家探讨,最终查清问题所在。
2019年的一次发射任务前,场区突发“东风波动”雷暴不止,这一影响超出此前的预测,现场一下子紧张起来。随着任务发射窗口越来越近,胡云涛所在的气象保障团队每隔20分钟、15分钟,直到每隔5分钟会商一次,最终他们判断雷暴会在发射前停止,发射任务按照正常流程进行。
“当时心里肯定紧张,但是任务要求必须当场给出结论。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积累、业务能力、理论素养有自信。”胡云涛表示。
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级校友,在母校学习的天气学原理、数值预报、编程等知识,不仅为胡云涛在工作中快速成长提供了积累,入职后胡云涛发现,工作中有些问题常常需要查找资料,而翻阅文献效率较低。他发挥特长,将常见问题写成查询代码,只要在程序中输入相关问题就能实时查找到关联文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今,这个软件已经在同事中得到应用。
不仅如此,胡云涛的编程能力还在天气预测中发挥了大用途。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距离发射还有两天时间,场区上空突发高空风,胡云涛编程绘制出“南支急流轴变化图”,准确判断出此次高空风的影响范围,为发射任务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