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学习类APP上的“黄段子”,不能仅靠平台自查自纠

互联网 2017-08-08 13:42:06 转载来源: 澎湃新闻网

(原标题:马上评|学习类APP上的“黄段子”,不能仅靠平台自查自纠) 澎湃评论员 甘琼芳学习类APP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便利。但近日有媒体报道,“学霸君”、“作业帮”、“我要当学霸”等一些使用者众多、在中小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习类APP竟夹带了违法且极易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的“黄段子”,有孩子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沉迷,让家长们倍感焦虑

(原标题:马上评|学习类APP上的黄段子”,不能仅靠平台自查自纠

澎湃评论员 甘琼芳

学习类APP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便利。但近日有媒体报道,“学霸君”、“作业帮”、“我要当学霸”等一些使用者众多、在中小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习类APP竟夹带了违法且极易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的“黄段子”,有孩子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沉迷,让家长们倍感焦虑。

学习类APP是网络时代的新事物,但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跑偏”,其主管者――APP平台具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平台作为管理者,有责任通过技术手段等措施对出现在平台上的不良信息进行处理,确保平台在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规定的范围内运行。平台出现“黄段子”明显属于违法行为,理应依法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如在点击量、传播等方面达到入刑的相关规定,则平台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需要负刑事责任。

更为严重的是,学习类APP的使用主体是广大中学生。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强,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尚有所欠缺。平台对涉黄信息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力,不仅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传播淫秽色情物品的规定,且很容易对孩子的身心造成隐秘而长久的伤害,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也是法律对向未成年人传播淫秽色情物品从重处罚的主要原因。

根据报道,有平台在学生家长曝光后删除了“黄段子”,但也有的平台为自我开脱甚至继续任其蔓延,这种滞后、推卸责任或无视的态度,暴露了对此类平台监管的一大缺陷。

现阶段,平台出现违法不良信息,家长们主要还是通过网络发帖引发关注和媒体曝光等形式表达诉求,流程长、成本高,效果也不明显。即便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涉事平台作出回应,但其态度与应对效果也难以保障。下一次平台再出现此类状况,相关涉事方仍要重走流程,这是“自查自纠”式监管的通病。

要想改变这种陷入死循环的侵权与维权的博弈,必须借助更强有力的第三方监管。其实,我国早已开通了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等诸多官方举报渠道,方便网友及时提供相关线索,且相关部门也会通过宣传法律法规、发布安全警示等途径,提醒网友注意甄别违法犯罪信息及如何维权。这些都是比直接发帖或向平台投诉更好的办法,不仅因为流程短、效果好,更因为能从根本上倒逼平台加强自身监管,震慑其他同类平台避免触碰“红线”。

背景新闻:

多款学习类APP惊现黄段子,律师:平台或涉传播淫秽物品罪

许雯/成都商报

学生们能借助电子设备或者学习类APP,固然是一件好事。不过,近日,成都市民吴女士却特别焦心,15岁的弟弟小鑫(化名)迷恋上一款名为“学霸君”的APP。一次不经意的撞见,吴女士在这款APP中发现不少“黄段子”。

近日,另一款在学生中使用者不少的APP“作业帮”,也被家长曝出内含不少“黄段子”。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有“黄段子”的学习类APP不止上述两款,其中部分尺度之大,令人震惊。

家长崩溃

15岁娃关着门谎称刷题 结果在看“黄段子”

成都商报记者到小鑫家时,他正坐在阳台。几天前,因为一款“学霸君”的学习类APP,家里发生激烈的争吵。吴女士介绍,小鑫是高中生,最近家人给他买了智能手机。“他说可以在线刷题,买手机时也说了,手机要多用在学习上,不能带去培训班”。

与家长的口头协议,小鑫遵守了,平日上完培训班回家后,就回房里学习。最近,小鑫白天打瞌睡的现象越发严重,引起了家人重视。吴女士说,“我开始担心他是刷题太久,没休息好,就想进房间提醒下,哪晓得发现了大问题”。原来,当时小鑫盯着手机屏幕太出神,吴女士走到身后时,他都没缓过神来。“我看他到手机上全是荤段子,当时就把他手机收了”。随后,小鑫几次试图夺回手机,在与家人争吵时,他将家里东西打翻。

记者调查:

多款学习APP有“黄段子” “作业帮”因此被家长投诉

随后,成都商报记者下载了名为“学霸君”的APP。家长们指责的“黄段子”在“发现”栏目中一个名为“每日”的版块里,该板块下设多个子菜单。吴女士提到“有荤段子”的在“每日一冷笑话”版块。记者稍微浏览,在发帖内容中发现问题。用户“苏亦菡”在7日发帖“厉害了”并配图,图中内容为根据“锄禾日当午”这句古诗改编的“黄段子”。记者顺着其信息进行查看,但无法查询此用户属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记者还在名为“我要当学霸”的APP上,同样发现涉及“黄段子”等。有用户上传多张涉黄图,记者查阅了跟帖中用户信息,最小的用户资料显示为初一学生。

此外,学习类APP“作业帮”曾被家长投诉出现“黄段子”,还在网上晒出截图,目前此类信息已被封闭。

本地调查:

有家长曾相互推荐 本意是帮助孩子学习

这类学习APP到底多少人在用?记者在一个成都本地的家长群进行咨询,多数家长都对上述APP知晓,至于软件有“涉黄”问题,不少家长表示很惊讶。“涉及未成年人的APP出现荤段子,相关平台还是应该作出相关的管理”。成都市民林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孩子尚小,还未涉及到这类APP的使用。不过,他提到,身边有家长在推荐或使用这类APP。吴女士也表示,小鑫使用的这款学习APP,操作比较简单,加上平时小鑫有提到,班上多数同学都在用,对于不懂的问题,在平台上可以进行求助处理。

成都商报记者也注意到,上述APP中,“作业帮”在其官网宣称有超过2亿的激活用户;而“我要当学霸”中,仅是子版块“小学自拍交友”,则显示成员10万。

运营方回复:

不良内容已处理 将进一步加强管理

7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通过APP“学霸君”联系上平台工作人员。据介绍,针对此前举报的“黄段子”内容,已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处理。对平台出现的“黄段子”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平台在相关问题上也有监管。“监管工作我们在进行,但无法做到百分百监管,出了这件事后,我们在管理上也会继续加强”。

“作业帮”由于此前家长们的举报并形成网络热点后,记者登录“作业帮”时发现,涉及“黄段子”的“同学圈”目前已下架。

“我要当学霸”的平台上并无相关联系电话。记者在其后台用户反馈一栏填写“涉黄举报”,并附上电话,还通过平台提供的邮箱地址进行相关反馈,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律师说法:

平台具有监管责任 或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

四川凡高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小明进行解答,他表示,学习APP平台多为未成年人使用,出现“黄段子”,平台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发现问题后,平台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将受到相应处罚”。

林小明表示,除了平台在对不良信息的监管方面负有相应责任,从具体情况来看,若达到入刑标准则还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具体的量刑要从点击量、内容形式及数量等方面来衡量。

“既然提供了平台,就应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屏蔽,如果不能做到对信息的过滤,显然,平台是有责任的”。对于学习软件存在用户上传不良信息一事,泰合泰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也发表了自己看法。

标签: 学习类 APP 上的 黄段子 不能 仅靠 平台 自查自纠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