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今天这样的机制,我不相信还能够支撑30年以后中国所需要的金融体系。”在日前召开的浙商大会上,马云在谈及金融改革时直言银行没有发挥好手中的牌照作用,并表示希望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去改造银行业
“靠今天这样的机制,我不相信还能够支撑30年以后中国所需要的金融体系。”在日前召开的浙商大会上,马云在谈及金融改革时直言银行没有发挥好手中的牌照作用,并表示希望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去改造银行业。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银行渐渐感受到了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金融脱媒的压力,同时也意识到深挖数据所带来的强大竞争力。银行凭借渠道、资金躺着做生意的“大时代”正逐渐远去,依托供应链信息整合优势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成为银行奋起的借力途径。
目前,以民生、平安为代表的各大银行均在供应链金融上持续发力。平安银行[0.65% 资金 研报]推出的“供应链金融2.0”系统,招商银行[1.04% 资金 研报]的“智慧供应链金融平台”,都是供应链金融从线下到线上的平台化展现。
华夏银行[1.11% 资金 研报]行长樊大志表示,“平台金融”不仅实现了产品的网银化、营销的网络化、服务的在线化,同时实现了银行、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实时可视度,构筑了多个行业“1+N”供应链客户无缝对接、信息实时共享的电子作业平台。
“过去一些需要办理好几天的业务,现在通过线上系统几秒钟就能办完。”平安银行零售部门的负责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同时该负责人认为,供应链金融系统对于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也有一定帮助。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可以适当淡化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和贷款准入控制,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每笔具体的业务交易上。
中国银行[0.40% 资金 研报]战略发展部发布的《全球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及银行业对策》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随着中国终端市场的增长,供应链上中小型经销商集群会继续扩大,融资难问题会更突出,更需要采用供应链金融的方式为经销商融资;中国企业将更多采用供应链金融作为提高流动资金效率的手段而非单纯的融资工具。
在大数据时代,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产品给传统的银行业务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在不断革新,银行的服务对象和业态格局也发生着深刻变化。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创新首先体现在传统业务的升级换代,大数据的普及将信息收集、整合工作变得异常容易,以往被遗漏的关键要素将会逐渐显现出来,并以此为突破口对传统业务、传统金融产品进行革新。而高端数据分析系统和综合化数据分享平台能够有效对接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产品,银行能够从其他领域借鉴并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
相对于“大数据”,过往的数据因为过于零散、源头单一、形式单调,无法表现客户的交易行为、交易偏好和交易习惯等个性特征,银行无法知晓客户对银行产品喜欢或讨厌的具体原因,以及对银行产品和服务满意与否的信息。海量的“大数据”却可以弥补这些缺憾。
“大数据是大金融时代的奠基石!”谈及大数据对于银行金融创新的意义,郭凡礼对记者说道。“大数据将引领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各领域的大融合,混业经营有望逐渐取代分业经营。而作为渠道最广、信誉度最高、服务能力最强的金融机构,银行业有望凭借大数据的支撑进一步稳固自身地位,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业务整合都将以银行为中心来展开。”
正如《经济学人》在一篇报道中对大数据的描写:以前,这些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系统当中,如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老死不相往来。现在这些系统彼此相连,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获得一幅关于企业运营的完整图景。
编辑:admin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