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和一个参加CES的厂商聊天,对方就吐槽说,现在的展位价格一年比一年高,都是被中国人推高上去的,导致许多外国厂商觉得不值就弃展。另一家厂商却无 奈的说:现在不去CES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摘要: 和一个参加CES的厂商聊天,对方就吐槽说,现在的展位价格一年比一年高,都是被中国人推高上去的,导致许多外国厂商觉得不值就弃展。另一家厂商却无 奈的说:现在不去CES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一年一度的科技盛会CES逐渐拉开帷幕,中国的科技圈无论是厂商还是记者朋友们,都对拉斯维加斯趋之若鹜,中国厂商和记者参加人数都盛况空前,朋友圈里面随处可见晒展会情况的图片,有些参会人士感概,到处都能听到中国话,更像是中国的一个展会。
根据媒体统计,今年参加CES的4119家参展商中,共有1300多家中国厂商参展,其中652家来自深圳,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而这上千的厂家中,除了耳熟能详的手机厂商和家电厂商外,我相信大部分是我们没有听说过的。
于是有人开始认为,中国厂商和国际一线品牌站在同一展台上,这是一种中国创新的体现。再加上前不久《连线》对中国制造的报道,称中国已经由山寨之国变成硅谷,让许多人开始自嗨了,中国创新终于崭露头角了。
然而大家忽略的一个逻辑是,参展数量多并不代表创新能力强,展会本身是开放注册的,只要交够了钱,摆个摊位随便挂点东西都算参展。这不已经有外媒讽刺说到,大部分中国厂商参展只不过为了扬点名气,混个脸熟。
曾经和一个参加CES的厂商聊天,对方就吐槽说,现在的展位价格一年比一年高,都是被中国人推高上去的,导致许多外国厂商觉得不值就弃展。另一家厂商却无 奈的说:现在不去CES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本身已经说明,参加展会更多的只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而非产品本身有多么创新。
从产品来看,无论是参加CES的还是没参加的,可以发现他们大多没有核心技术,都是通过国外核心专利授权,或者开源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而成,开拓性的创新产品少之又少。
来仔细看看CES上比较抢眼的中国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概念型: 典型代表就是Faraday Future FFZero1,这是中国厂商乐视在海外的团队打造的智能汽车,打响了CES的第一炮,一时风光无二,然而这款汽车除了外观炫酷之外,业界对它的评论几乎 一边倒:另一辆“PPT汽车”,没有任何参数公布,和特斯拉没有可比性,只是一辆概念超跑而已。
常规型:代表就是华为、乐视、中兴发布的数款手机,如今的手机创新仍然集中在抢芯片首发、指纹识别、UI上,没有突破性的技术,之所以选在CES上发布,无非是在国际舞台露个脸而已。
套壳型:海信、乐视等发布的智能电视,电视90%以上的核心在于屏幕,而屏幕掌握在日韩企业手里。
与之对比的是,来看看国外厂商的产品:三星发布了无边框量子点曲面屏电视KS 9500,量子点技术是去年亮相的新型技术,能够带来最为真实的画面质量,亮度、出色的对比度和鲜活的色彩,其技术目前主要是LG、三星主导。
英特尔发布了数项新技术与相关落地的产品,包括实时监测运动数据的智能滑板,Curie模块可以数字化运动体验,“Radar Pace”智能眼镜,采用英特尔RealSense技术的防撞无人机Yuneec Typhoon H,AR智能安全帽(类似微软HoloLens),利用FreeD技术实现游戏角色头像3D导入,与BECCA合作的3D打印智能服装等。
丰田展示了新型的地图绘制系统,这套系统的亮点在于,地图的绘制精度高达5cm范围,可精确识别道路分界线、限速和道路标识。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国外厂商大多是核心技术上的突破,这些技术将在新类别产品的研发上得以应用,从而引领新的产品潮流。而中国厂商的产品仍然停留在硬件和表层软件上的改动,唯一算得上突破的就是腾讯研发的智能无人机,可以方便将视频分享至微信朋友圈...
创新能力并非一日之功,中国创新难的问题探讨已经有很多,其根本原因是僵硬的教育制度使得学生只知道解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另外,我们社会对于创新的容忍度低,对于有疯狂想法的人比较排斥。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是参加国际展会,多露脸就可以完成的,制度的变革需要很长时间去显现效果,企业也需要去除表面上的虚荣,沉下心来搞研发。(本文首发钛媒体)
【钛媒体作者介绍:牛老师商业评论;微信公众号:niubsir】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