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为什么硅谷的成功中国人难以复制? 李开复

互联网 2015-11-21 02:12:06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原标题:李开复:为什么硅谷的成功中国人难以复制?这是一本颠覆人们对信息时代的认识、对创新和创业的理解的好书。作者通过介绍硅谷成功的秘诀,揭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和方法论

李开复:为什么硅谷的成功中国人难以复制?

原标题:李开复为什么硅谷成功中国人难以复制

这是一本颠覆人们对信息时代的认识、对创新和创业的理解的好书。作者通过介绍硅谷成功的秘诀,揭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和方法论。

吴军的书有一种魔力,以至于让人爱不释手,从他的《浪潮之巅》和《数学之美》,到后来的《文明之光》和《大学之路》,无一不是如此。而他的这本新书《硅谷之谜》依然保持了这个风格,我拿到样书后一口气读完了这部著作。

在吴军已经出版的四本书中,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可能依然是他的第一本书《浪潮之巅》,其主要内容是基于吴军在Google做研究员时,对美国IT行业和各大公司进行研究的成果总结而成。此后,吴军没有停止对IT行业的研究,并且由于从技术和管理人员变成了投资人,对IT领域,尤其是对科技创新反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根据这些年在硅谷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在硅谷地区接触到的IT领域的各种风云人物,特别是创业者,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总结出了硅谷成功的真正奥秘所在,同时也回答了长期以来令大家深感困惑的一个不解之谜,那就是――为什么硅谷在全世界其他地区难以复制。在《硅谷之谜》一书中,吴军仔细分析了硅谷的起源和发展,对硅谷的创新力进行了深刻剖析,并且把硅谷的经验提升到了理论高度。《硅谷之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浪潮之巅》的续集或姊妹篇,因为它是对《浪潮之巅》内容的更新和补充,但是在理论高度上,与《浪潮之巅》相比,《硅谷之谜》则又上了一个台阶。

作为IT行业的一名老兵,尤其是曾经在硅谷数家公司里负责过多种产品研发的管理者,我对硅谷的情况应该算是相当了解的。我们也在一直探讨着硅谷成功的原因,并且也在不断帮助中国各地区建立科技园,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又尽可能地把硅谷成功的经验介绍给我们所投资的创业公司。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创新工场成功地孵化、辅导和投资了很多创业公司,应该说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相比硅谷的明星公司,中国的科技公司又似乎还欠缺点什么。从整体上讲,中国各地的创业园区,虽然对当地经济有很大带动,并且也提升了当地的科技水平,但是相比硅谷的成就,就显得相形见绌了。硅谷了不起的地方,不仅在于为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多少GDP,甚至不在于它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在于它孕育出了许多伟大的公司,比如仙童、英特尔、基因泰克、思科、谷歌和特斯拉等。同时,它催生出了一种高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并培养了众多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硅谷依靠工业界的力量,借信息时代的东风,由过去文化和科技都相对落后的“蛮夷地区”,成长为拥有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的科学技术中心。

这么多年来,中国和世界各地仿照硅谷建立了很多科技园,但依然没有出现能与硅谷相媲美的创新之都,当然也就不敢说能够引领世界IT发展的潮流。那么世界上诸多科技园区和硅谷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或者说硅谷究竟具有哪些世界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呢?关于这些疑问,目前各种媒体都有不同的解释。吴军在《硅谷之谜》中把过去媒体上常见的解释总结成下面几点:

1. 气候说,即硅谷拥有良好的气候条件。

2. 斯坦福说,即硅谷是靠斯坦福不断孵化新的公司而维持繁荣的。

3. 风险投资说,即硅谷的成功是靠风险投资促成。

4.政府支持说,即硅谷的成功靠的是政府的支持。

5. 保护知识产权说,即对专利的保护是硅谷能够不断创新的原因。

这些原因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经常见诸于报刊电视的,也是大众普遍接受了的。但是,吴军却并不认为上述特点就是硅谷所独有的成功的秘诀,换句话说,即使具备了上述条件,也不可能再造一个硅谷。在《硅谷之谜》中,吴军一一剖析了这五种说法,并且列举对比了世界上其他一些具有这几个特点而且各方面条件良好的地区,比如美国东部的波士顿地区,但那些地区却没有在IT领域获得类似硅谷的成功。吴军以波士顿地区作为反例,说明即使有了好大学,有了高科技,甚至有了足够多的人才,依然不足以形成高科技产业。波士顿地区拥有包括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在内的50多所大专院校,在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上,那里并不比硅谷地区差,甚至当地的128号路沿线地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也曾经是比肩硅谷的高科技产业中心。但是进入了80年代之后,整个波士顿地区都没有诞生一家能够进入美国财富500强的企业,而同期硅谷地区却诞生了思科、雅虎、eBay、谷歌、特斯拉和Facebook等伟大的公司。为什么两个曾经同步发展、条件相似的地区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吴军认为,硅谷地区具有波士顿地区所没有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则是硅谷成功的真正奥秘所在。

在《硅谷之谜》一书中,吴军把硅谷成功的奥秘首先归结成叛逆精神和对叛逆的宽容与支持。硅谷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一家叫做仙童的半导体公司,它被称为全世界半导体公司之母,因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年代到70年代,全世界各大半导体公司的负责人大多来自于仙童公司。这家公司的八个创始人(史称八叛徒)则都是从先前的雇主肖克利半导体公司叛逃出来的。而仙童公司的创始人和员工们后来继续着这种叛逆行为,并且由此派生出了近百家公司,包括著名的英特尔公司。正是靠着这样的叛逆行为,才形成了整个硅谷地区的半导体产业,硅谷也才因此而得名。

然而,如果光是有叛逆者,包括那些不断跳槽的人和离开公司创业的人,但是全社会对此不宽容,那么这种行为也就难以持久。硅谷的长期繁荣和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全社会(包括公权力)对叛逆的宽容和许可。2011年加州政府起诉苹果、Google、英特尔和Adobe四家公司,原因居然是它们之间相互不挖角。2014年法院判定这四家著名的高科技公司败诉,共需要赔偿3.24亿美元,这四家公司不服判决上诉,上诉法庭的判决却是把罚金增加到4.15亿美元。为什么加州的公权力要支持公司之间的相互挖角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公司之间的人才流动,加强公司的竞争力,并且从长期来看促进技术进步。与加州不同的是,美国很多工业发达地区,包括波士顿地区,对员工的叛逆行为都很缺乏宽容。

除了叛逆精神和对叛逆的宽容,吴军还给出了硅谷的另外三个特质,即多元文化、宽容失败,以及追求卓越,拒绝平庸。吴军在书中对三个特质进行了仔细分析。我认为这些特质也恰恰是中国社会所缺失的。拿多元文化来说,硅谷地区是个以移民为主的地区,它的发展得益于多元文化,这不仅使得它的产品都是针对全世界市场的,而且使得当地即使是小公司,也都是跨国公司。相比之下,中国高科技企业基本上是单一文化,产品也只是针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即使它们有幸成长为成功的大型企业,依然会遇到国际化的瓶颈。再比如追求卓越和拒绝平庸这一点,虽然没有一家中国企业不强调自己在追求卓越,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在追求卓越方面脚踏实地地做事。吴军在《硅谷之谜》一书中指出,硅谷的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是在先前公司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即做N+1的工作,而中国的很多公司所做的都是N-1的模仿,即做一个成本更低、利润更低的复制品。

虽然所有的投资人和创业者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不希望看到失败,但是对于创新来讲,失败是常态,成功是特例,如果没有对失败的宽容,就难以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创造。相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硅谷是对失败最为宽容的地方,这一点不仅体现在风险投资对创业失败的宽容,还体现在对公司内部失败项目的宽容。我们总是会看到谷歌、苹果和Facebook等公司能不断推出在全世界受到追捧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它们内部开展的项目比外面的人能够看到的多得多,而很多项目都失败了,因此大家看不到相应的产品。但是这些耗资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失败项目,并没有妨碍这些公司继续在新技术和新产品上进行高强度的投入。正是靠着对失败的宽容,硅谷的公司才敢于尝试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从而引领了全球科技产业的发展。

事实上,吴军分析的这些原因,比如多元文化和对失败的宽容,以前也有人提出过,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将它们系统地整理出来,并且形成一整套理论,因为这并非易事。《硅谷之谜》这本书,好就好在系统而完整地揭示了硅谷的奥秘所在。至于为什么硅谷地区能够形成这种特殊的文化,《硅谷之谜》则从产业的科学基础和方法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吴军认为,工业时代的科学基础是牛顿力学,它强调面对未来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而经典的泰勒科学管理方法其实就是牛顿力学的方法论在工业时代管理上的应用。但是到了信息时代,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成为社会发展和商业活动的主流特征,因此过去那种基于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管理方法及产品设计开发方式就不适合新时代的要求了。吴军认为,信息时代的科学基础是三论,即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硅谷地区因为在1948年三论出现之前没有什么工业,反而不受传统思维方式的约束。从产品研发、公司管理到市场开拓,硅谷公司均跳出了过去工业时代下的局限,直接采用了适合信息产业发展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在《硅谷之谜》的最后一章里,吴军运用三论的方法解读了硅谷宽容叛逆、多元文化、宽容失败、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特质,并说明了这些特质在信息时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例如,关于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吴军强调,一个封闭系统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变化的,即从有序变为无序,只有从外界引入负熵,才能变回到更有序的状态。因此一个公司也好,一个组织也好,如果引入多元文化,就会变得更好,这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反之,如果一个组织内只有单一文化,近亲繁殖,道路便会越走越窄。硅谷采取了一种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这才导致了整个地区的不断进步。

读完《硅谷之谜》,很多人可能会有一种被毁了三观的感觉,因为这本书颠覆了过去人们对硅谷的一般性认识。其实,这并不是说过去我们宣传的硅谷和吴军所描述的硅谷有本质区别,而是吴军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对硅谷的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因而会使读者感到震撼。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吴军的《硅谷之谜》一书特别有现实意义,相信各种身份的读者都能够从中获益。书中指出,工业时代人们所热衷的那种顶层设计的思路和层次分明的管理结构,到了信息时代便不再适合产业的发展。我认为这对于政府部门的各级领导者,特别是对那些依然热衷于做规划、做设计的主管们,无疑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承认,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自底向上的做事方法才会更有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本质也在于此。对于一个地区的主管们来讲,支持和宽容叛逆行为,倡导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是保证这个地区能够不断创新,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对于企业的主管来讲,只有在追求卓越的同时,学会宽容失败,才能让企业真正具有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对于IT行业的从业者来讲,通过阅读《硅谷之谜》可以了解IT产业发展变迁的规律,以及最新的科技动态,更有利于把握未来的机会。当我们真正掌握了硅谷成功的秘诀之后,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复制一个硅谷,而只需要借鉴它的经验,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照信息时代的规律办事。如此,就有可能催生出伟大的公司,出现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的创新之都。

《硅谷之谜》一书资料翔实,分析深入细致,文字平实而生动,是一本难得的全面介绍硅谷的好书。在这本书出版之际,我祝愿中国的创业者们能够不断进步,创办出中国人自己的伟大公司。

李开复 2015年于北京

标签: 为什么 硅谷 成功 中国人 难以 复制 李开复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