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借力互联网金融新业态 论道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 2015-11-16 05:08:57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原标题:借力互联网金融新业态 论道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每经记者 万敏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今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推出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标志着发展普惠金融已经升级到国家战略层面。值此之际,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5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论坛”于11月13日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监管机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围绕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原标题:借力互联网金融新业态 论道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每经记者 万敏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今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推出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标志着发展普惠金融已经升级到国家战略层面。

值此之际,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5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论坛”于11月13日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监管机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围绕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11月13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5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监管机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以“全方位 可持续――让所有人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为主题,可谓正当其时。就在论坛举行前的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推出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中共中央通过的我国第一个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规划,表明普惠金融已上升到了更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在论坛主题演讲环节,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总结了“十三五”期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十大趋势;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王岩岫、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则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享了普惠金融发展的观点。在随后的两场圆桌对话中,来自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10位嘉宾分别就“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和“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两个焦点话题展开了讨论。

普惠金融影响深远

在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姚余栋表示,互联网金融使得普惠金融的共享程度提高,互联网金融的无间断服务、无时空限制、低成本使居民获得金融服务的可得感大大增加。互联网去中介化,提高了金融的匹配程度,将不同地域的金融服务和金融需求匹配,从而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王岩岫则表示,发展普惠金融,要将完善基础金融服务和改进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相结合,继续推动信贷资源向小微金融倾斜,实现小微金融和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的平均水平。鼓励银行下沉网点设立专营支行,下放权限逐步实现城市社区和乡镇的金融机构全覆盖等。

邵智宝介绍了邮储银行的普惠金融工作经验,他表示,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就是希望能够把金融产品和服务延伸到传统上难以覆盖的弱势群体,包括中小微企业和农村农民,帮助他们抓住稍纵即逝的商业机会,使他们的心血和智慧有机会变成财富。

普惠金融应可持续

在论坛的第一个圆桌对话环节,建设银行小企业业务部副总经理李晓芳、宜信公司高级副总裁田颖、e租宝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总裁杨晨、人人行科技有限公司(借贷宝)副总裁王亮、北京银行小企业事业部副总经理段红立一起探讨了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话题,保本、微利应该成为普惠金融的基本价值观。

讨论嘉宾普遍认为,控制风险是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性的重要基础。

段红立认为,普惠金融的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合规经营、坚守风险底线也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李晓芳表示,对于小微企业贷款,会根据风险程度获得不同的价格。银行希望给更多的企业贷款,但是缺数据和信息,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无法满足客户更多需求。她建议营造更好的信用环境,完成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在人行征信的基础上,融合工商、税务和相关法院等的信息。

田颖表示,在管理风险时,把客户区别开非常重要。不见得信用能力差的人不能得到服务,但要有一定的价格。

杨晨则认为,中国目前不是以消费信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体,要借用美国模式确定网贷平台中借贷人的风险和价值,难度是非常大的。在普惠金融中,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补充、弥补的过程。社会在呼吁完善信用评级体系之前,还得呼吁传统金融行业竞争力度的加大,利率市场化真正有效落地推进,使得整个中国社会的融资成本有效下降。

借力互联网新业态

本次论坛在第二个圆桌对话环节讨论了“借力互联网新业态,推动普惠金融全覆盖”的话题,金融工场董事长魏薇、中融民信副总裁苏琴、中瑞财富副总裁荣春献、恒昌公司副总裁张然和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魏薇表示,普惠金融首先要覆盖两端的客户群体,同时要提供更加简单、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让金融触手可及,让平台在PC端、手机移动端甚至微信等等社交平台上渗透到各个方面。

张然认为,普惠金融的第一个特点是线上线下能够覆盖更多人群。第二个特点是从一线到四线城市都有网点覆盖。第三就是要看是否有多元化的理财产品,让老百姓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方案进行投资;从资金需求方来看,是否有多种借款成本、不同的借款方案。

苏琴表示,互联网下的一些金融业态之所以发展得较快,是因为其主打产品业务线条比较简单,但如果把传统的金融业务互联网化,其实是值得大家探讨的。如何把原来不能互联网化的金融产品,以互联网化的形式投放到市场,如何充分地利用线下的资源和线上便捷的服务,服务到普惠大众,这是目前正在探讨的,也的确是有一些困难和难度的。

荣春献称,通过线下发掘,能真正地了解业务中还有哪些会产生风险的地方,为进一步改善风控体系不断升级迭代,这是线下发掘和资产发现中更重要的。

吴文雄表示,未来的互联网形态可能会演变为手机互联网、智能连接终端的网络,每个普通人都有他能享有的金融服务,这种服务是贴合人本身需求的。

标签: 金融 借力 互联网 新业态 业态 论道 普惠 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