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智能设备

车祸来临是牺牲乘客还是行人?无人驾驶汽车的道德困境

智能设备 2015-10-30 16:51:10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借助于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无人驾驶汽车的可行性被一步一步地证明。特斯拉普及了纯电动车,还要携手传统电网改造围绕车辆甚至家庭生活的用电方案

借助于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无人驾驶汽车的可行性被一步一步地证明。特斯拉普及了纯电动车,还要携手传统电网改造围绕车辆甚至家庭生活的用电方案。传统汽车厂商也一直在实验电力驱动和自动化驾驶技术,先尝到甜头的当然是豪华车,智能巡航、行人监测等功能早在上一代奔驰S级就已上出现,全新宝马7系可以用车钥匙遥控入库,奥迪最新的自动驾驶概念车则叫做Robby。甚至苹果和 Google 等IT公司也在从自身特点出发去研究无人驾驶技术。

但就在所有人都往技术、监管和安全性方面努力的时候,来自图卢兹经济学院的Jean-Francois Bonnefon却认为无人车上路的最大障碍之一可能是普通人对这项新技术的认可度,而这种接受程度则基于一个道德窘境。

Bonnefon抛出的问题是,当碰上必须做出牺牲的时刻,机器人应该做出什么选择。

某天,你坐在自动驾驶汽车内。一系列不幸的事件导致了汽车车快速冲向10名行人,你只有两个选择,让车撞向护墙以牺牲自己保全行人,还是反过来撞向行人以保全车上的乘客?在几次实验中,Bonnefon又通过修改细节来测试“民意”,例如做出最终决定的权力是交给司机还是机器?假如你不是司机而是乘客,又会如何选择?如果你车上有孩子呢?如果前面也是一辆车,撞墙不可避免会有牺牲,但可保全一辆车,选择撞车则可能会保全双方,但同时也拉低了所有人的生还概率,又该怎么选?

在这些基础之上,最终责任的归属也是个问题,who is to blame?是做决定的人还是机器?是机器的话,是汽车制造商还是提供算法的公司?如果责任共享的话,又该如何分配?

通过几次实验,Bonnefon和他同事们得出的结论是,

总体上,人们希望无人驾驶汽车总是选择降低总伤亡数MIT Tech Review 认为这种功利主义是可取的,但统计却显示受访者的最大善仅是止步于此。

他们真心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应该有功利主义的决断程序,但他们更希望是别人驾驶汽车,而不是自己去购买这些汽车无人车无疑要比依靠驾驶员判断的传统汽车在理论上更加安全,但如果按照Bonnefon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愿意为功利主义无人车掏钱的人少之又少,那么对于整个交通环境来说,伤亡数量反而会更多。

Bonnefon认为,他们的研究只是在这个道德迷宫里迈出的几小步而已。他认为,在无人车即将量产的那天即将到来的前夕,把这些事件背后的道德逻辑算法化显得“前所未有的紧急”。

微信搜索“站长搜索”关注抢6s大礼!下载站长搜索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标签: 车祸 来临 牺牲 乘客 还是 行人 无人 驾驶 汽车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