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东方文化温柔内敛,西方文化热情开放,这点不但在文学艺术作品上多有表现,就连对动植物的命名也是如此。拿植物来说,兰科的红门兰属和豆科蝶豆属,中文名字听起来都挺正常,但是它们的学名就有些“不堪入目”了,Orchis和Clitoria,不懂的话找个僻静的地方翻起字典查查吧
都说东方文化温柔内敛,西方文化热情开放,这点不但在文学艺术作品上多有表现,就连对动植物的命名也是如此。
拿植物来说,兰科的红门兰属和豆科蝶豆属,中文名字听起来都挺正常,但是它们的学名就有些“不堪入目”了,Orchis和Clitoria,不懂的话找个僻静的地方翻起字典查查吧。
不得不说,红门兰和蝶豆的名称都很形象
对于动物来说,这种差异就更为多见了,比如单环刺在我国被羞答答地称作“海肠”,而老外们则直接“以形名形”地将其称作“Chinese Penis Fish”,也就是网友口中的“中华丁丁鱼”。
当然,这单环刺是虫动物门的成员,以“鱼”相称并不恰当,被称作“Penis Worm”,也就是“丁丁虫”,可能会更为合适一些。
不过不幸的是,“Penis Worm”的名称已经被另一个动物类群所占据了。更为霸气的是,这类动物所组成的一门的名称叫做Priapulida,其拉丁文原意就是阴茎,当然,我门也可以说它代表的是希腊神话中司生殖之神普里阿普斯。
如此高大上的名称来源,比单环刺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而这类动物,也正是本文的主角――鳃曳动物。
奇特的外貌
鳃曳动物这个名称最早来源于日本,也许是翻译问题,也有人称其为“曳鳃动物”。之所以得到这个中文名称,是因为这类动物通常在身体末端拖有一坨类似鳃的呼吸器官,称为尾附器。
然后再配合上它身体的“丁丁”模样,我们就可以想象的来它的大致形态了。
鳃曳虫Priapulus caudatus的形态
鳃曳动物最具特征性的结构,除了呼吸器官外,就要数吻部结构了。
鳃曳动物具有一个直径和身体相当、甚至略大的吻。这个吻可以向外翻出,因此又称之为“翻吻”。翻吻上面,具有20-25列规则分布的、向后弯曲的刺状吻突。
不过,虽然称作“翻吻”,但这一器官并不主要负责取食。事实上,鳃曳动物的吻突更多的是执行运动功能,依靠翻吻的伸缩来在海底泥沙中钻行。
而真正的取食器官,是吻后部的咽。鳃曳动物的咽通常收缩在体内,但是可以依靠体壁的收缩,增加体液压强而翻出、膨大。
和翻吻类似,咽部也密集排列了许多几丁质成分的咽齿。外翻的咽就好像一个狼牙棒一样,能够勾住食物,然后通过咽的收缩将食物带入消化道中。同时,咽部的咽齿也能起到磨碎食物的作用。
能够翻出、膨大的咽部,或许就是它被称为“丁丁虫”的主要原因。
鳃曳动物吻和咽部特写,可以看见几丁质的齿
鳃曳动物生活的环境主要是靠近两极地区较为寒冷的海底。通常它们在泥沙中挖掘出的竖直或U形的管道,并生活于其中,还有几种鳃曳动物也会偶尔在海底的泥沙上爬行,生活方式颇类似于蚯蚓。并且它们与蚯蚓也的确也具有一定亲缘关系。
长期以来,动物学家们根据能够翻出的吻这一结构,将鳃曳动物归为包括棘头动物、动吻动物和线虫动物在内的假体腔动物类群中。但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鳃曳动物具有体腔膜,因此将其归为包括环节动物在内的真体腔动物中。
不过,在内部结构上,鳃曳动物和蚯蚓还是有十分显著的差异的,例如蚯蚓不但体表分节,其内部的不少器官也是按节分布的,而鳃曳动物虽然体表看上去也存在“环”,甚至还有刚毛存在,但其内部器官并没有明显的分节现象。因此可以看作鳃曳动物保留了较多原始的特征。
曾经辉煌的过去
目前,整个鳃曳动物门共发现有3个科,18个种,和其他动物门类相比,它的“虫丁”并不兴旺。
然而,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鳃曳动物在分布和多样性上,仅次于节肢动物和海绵动物,占据了动物多样性的第三把交椅。这个时期的鳃曳动物,被统称为古蠕虫类(Palaeoscolecidian)。
多样的古蠕虫动物
在寒武纪时期,古蠕虫类动物极大繁盛,是当时海底生物群落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我国著名的寒武纪动物化石群云南澄江化石群中,就有大量的古蠕虫化石出土。通过化石人们了解到,这些古蠕虫类相比于现生的鳃曳动物,具有极为多样化的身体结构和生活方式。
例如,不同于现存鳃曳动物裸露的体表,在寒武纪时代有一批古蠕虫体表覆盖着许多小骨片组合而成的“盔甲”,甚至有的小骨片彼此融合,形成了环状或片状的骨板,以此来防御当时的节肢动物掠食者;一些古蠕虫如环饰蠕虫(Cricocosmia)等,能依靠骨板借助身体的扭动在海底爬行;而另一类古蠕虫则将自己套在一个自己分泌形成锥形的虫管中,如似管虫(Paraselkirkia);还有一类古蠕虫如小黑箐虫(Xiaoheiqingella)行掘洞生活,身体结构已经和现生鳃曳动物的代表鳃曳虫(Priapulus)十分相似,唯一缺少的就是尾部具有呼吸功能的尾附器。
似管虫的化石(左)与生境(右)
新的发现
除了澄江化石群外,在加拿大伯吉斯页岩动物群中,也有大量的鳃曳动物化石出土,其中数量最为庞大的,是被称为奥托虫(Ottoia)的鳃曳动物。奥托虫从外形上看,和现生的鳃曳动物已经十分相似了,同样也在泥沙中的管中生活。不过它和小黑箐虫一样缺少发达的尾附器。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广泛分布的奥托虫,都属于O. prolifica这一个物种,然而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英国科学家通过对化石咽齿的详细形态学研究发现,事实上O. prolifica应该至少包含两个物种。它们的区别在于,其中一种的咽齿上具有多个齿突,而新发现的物种中,咽齿上的齿突为三个。
这种新的奥托虫被命名为O. tricuspida,意为“三齿奥托虫”。
两种奥托虫咽齿的差异
这一奥托虫新物种的发现表明,在寒武纪时代,鳃曳动物的多样性可能比人们早先估计的更高。
由于鳃曳虫几丁质的咽齿和吻突很容易形成微化石,因此通过对这些微小化石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使我们对寒武纪时期鳃曳动物的多样性产生新的认识。
奥托虫和其生境
亿万年的时光过去,随着时代的变迁,兴旺的古蠕虫家族在与新兴的环节动物、发展的节肢动物等类群的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仅剩下目前的鳃曳类残喘于南北高纬度地区的海底。
古蠕虫的衰败可能与其结构和生理机能有关:例如它们通过液压运动的方式,就比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肌肉要低效的多,并且它们通常缺少专门的呼吸器官,需要经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这也对它们的生理活动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因此,现生的鳃曳动物放弃了运动能力,并且通常都具有发达的尾附器,来执行同鳃一样的气体交换功能。
一个曾经兴旺大家族落败如此,不禁让人唏嘘,而演化之道,正是如此。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