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位于华盛顿的公司设想了未来空间站的雏形,长度达到400米,造价达到3000亿美元,建造时间可能需要30年之久。这座空间站的特点在于拥有人造重力场,可创造重力环境,支持人类长期在太空中生活
一家位于华盛顿的公司设想了未来空间站的雏形,长度达到400米,造价达到3000亿美元,建造时间可能需要30年之久。这座空间站的特点在于拥有人造重力场,可创造重力环境,支持人类长期在太空中生活。
目前太空旅行将面对一个问题,即无法形成人造重力环境,如果宇航员长时间在失重环境中生活,就会面临骨质流失和肌肉萎缩的情况。新型空间站酷似一个巨大的缸体,可自行旋转。
未来空间站的设计者为比尔・肯普和泰德・玛杰吉卡,外形酷似一个巨大的“空间蘑菇”。长度达到400米,是人类建造的最大轨道建筑。按照科学家的设想,人造重力场的形成主要来自空间站每分钟4.22圈的自转,能够实现类似地球上的重力环境,宇航员可在地面上行走。
目前空间站上的宇航员仍然处于失重环境中,因此宇航员每次太空任务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工程师设想了可旋转的空间站来创建人造重力场,空间站的圆顶和主圆柱部分旋转的方向相反,确保了空间站的稳定性。圆顶部分为空间站的指挥中心,也可以作为宇航员的物质储备场所。
相比之下,国际空间站的规模就小得多,未来空间站造价可达3000亿美元,而国际空间站的花费为1000亿美元,花费近15年的时间建造。由此可见空间站的建造不仅耗资庞大,建造的时间也很长,还需要强大的运载火箭。科学家认为建造空间站是建立火星基地的重要一步,毕竟这些技术也能够用于建造火星轨道上的人类栖息地。
国际空间站计划在2024年退役,如果寿命延长的话可持续到2030年,因此空间站的后续计划开始提出。目前有私人公司提出了充气式空间站,造价更加便宜,或许可用于未来空间站和外星基地的建设中。
设计者比尔・肯普认为未来10年内可能进行未来空间站的小规模建造,成本在100亿美元左右,需要12至18个月进行建造,能够部署到轨道上作为有人照料的空间站使用。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