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网站运营 >> 推广优化

90后经营农场有妙招,把农场管理放进口袋

推广优化 2015-03-10 19:57:06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新京报:讲述一下印象最深刻的困境故事。 吴迪:最大的困境是处理与周边村民的关系

新京报:讲述一下印象最深刻的困境故事。

吴迪:最大的困境是处理与周边村民的关系。2011年农场西瓜成熟时,村民来偷西瓜。报警后,警察抓了几个村民,但几十个村民又来偷。农场和村民关系越发紧张。村民把土地租给我们,希望增加租金,但这对于创业企业成本太高。我们做不到,他们就有意见。我们一直努力协调和村民的关系。

新京报:新的一年有哪些新希望?

吴迪:希望乐活自然园粉丝翻倍,希望我们的水果品牌有更多人接受!

吴迪把一个农场的管理装进了手机里。

2月11日上午10点,河南洛阳城中心的一家茶馆里,原本和朋友一起喝茶的他,“腾”地一下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农场温室湿度不足,要上水了,我要去看一下。”他边看手机里的警报信息,边匆忙离开。

今年28岁的吴迪是洛阳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的总经理。80后的他爱穿熨烫整齐的灰色西装,头发也打理得一丝不苟。

依靠手机打理500亩有机果园,其中包括40栋温室和近二百亩果树,吴迪企业的年营业额到了1000万元。

手机远程监控农作物生长

跳上门口的一辆长城SUV,吴迪出发前往农场。原本农场温室的灌溉设备由员工管理,但临近年关,员工请假回家过年,吴迪只好亲力亲为。

吴迪的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位于洛阳伊川县左家庄镇,距离洛阳市区80公里。因为道路翻修,一个小时的车程,开了两个小时还没到,吴迪有些焦急。“西瓜秧苗脆弱,不及时补水,后果很严重。”

下午两点半,吴迪赶到了农场。露天果园和普通水果园没太大区别,冬天,果树光秃秃的枝桠看起来有些萧索。果园边上,一排普通平房构成了办公区。

吴迪小跑到了果园一侧的西瓜温室,这里看起来更像是实验室:温室两侧安装了摄像头,顶上是柳条一样垂下的灌溉探头。温室的苗圃中间,插着两个仪器。打开灌溉设备,灌溉探头能喷出细密的水帘。

吴迪介绍,温室全部是自动化作业,苗圃里的两个仪器用来检测空气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植物新陈代谢能力,每10秒钟采集一次大棚内的数据,并上传至服务器,供后台进行数据分析。

吴迪手机装着软件,可以随时接收服务器发来的信息。当天上午收到的警报,就是服务器发出的。

农场技术总监孙小峰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是一项农业物联网技术,仪器对作物生长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可以对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远程监控。

孙小峰是洛阳地区知名的农艺师,研究西瓜育种20多年。2010年,吴迪以园长的条件相许,把孙小峰请到自己园区,负责西瓜良种培育,研发出高糖分的精品小西瓜。

孙小峰说,他来这儿不是为待遇,而是因为这些设备和数据,可以帮助自己在西瓜培育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在吴迪的农场,这样的温室有40多座。吴迪通过一个手机,就能控制整个农场。他摇着手机说,“我很享受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

为了做这个物联网系统,吴迪前后投入了近200万元。而整个农场前后的投入则达到1200万元。吴迪说,“轻松的管理背后,是重投入。”

互联网寻客户“包养”果园

下午三点半,吴迪完成了温室灌溉,准备赶回市区,两个员工气喘吁吁赶过来拦住了他。

“农场出事了,两个来采摘草莓的顾客赖着不走,说要拆了我们的温室。”

吴迪挠挠头笑了,“怪我,招来的客人太多了。”他转身赶到草莓种植区,两个顾客和工作人员在这里发生了争吵。

原来,这两个顾客属于QQ农场“玩主”。QQ农场的创意源于农场初创时期的销售困境。2011年,为了打动消费者,吴迪和很多农业种植企业一样,打“健康,有机水果”牌。但一个水果商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你说有机就有机啊,我又没有看着你种植,谁知道呢?”

怎么让消费者相信这是有机水果呢?吴迪想到一个主意:“让他们自己看着水果长大。”通过互联网,吴迪可以将水果生长信息传给客户,让客户对水果放心。

“来农场‘包养’一片果园,成为农场‘玩主’,解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问题。”吴迪说。他将这种玩法称作现实版的QQ农场。

吴迪注册了微信、微博账号,他的微博,积累了上万粉丝,这都成为吴迪农场的潜在客户。每到农场里水果成熟时,农场里的“玩主”和采摘者就排成长队。通过互联网招来的客户,带动600多万元的销售。

这天,两个“玩主”来采摘草莓,发现自己“包养”的草莓被采摘了,于是闹了起来。吴迪调查后发现,当天来采摘草莓的人太多,有人走错了地方,摘走了这些草莓。他让员工补偿了客户草莓,还带着客户去吃晚饭,解决了纠纷。

员工承包果园积极性高

送走两名顾客,已是傍晚六点了。孙小峰提醒吴迪,“年底了,应该和员工一起吃个饭。”

当晚,农场十几个骨干员工到场,全部是80后。

晚饭时,吴迪讲起自己办农场的初衷和困境。三年前,他从父母手里接过这个农场时,还是个烂摊子。

2009年,吴迪的父母和姑姑认为农业种植比较赚钱,就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洛阳伊川县拿到两千五百亩地种药材。

当时,吴迪还在北京一所大学读计算机专业,“理想是毕业之后做很牛逼的计算机专家。”

一年后,吴迪大学毕业,他父母种植的药材死了一大半,赔了近二百万元。长辈们无心经营,就把摊子甩给吴迪,吴迪的父亲对他说,“不赔光就行。”

吴迪愣了,他不懂农业,甚至分不清麦苗和蒜苗。但为了在长辈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吴迪一咬牙,接了下来。

2500亩地实在管不过来,吴迪就和父母商量,只留五百亩,种植近年比较热销的精品小西瓜和草莓。

吴迪第一次来到农场,连看门的大爷都懒得搭理他。有一次他小心翼翼地和一个员工交流,居然被顶撞了。吴迪觉得,农场雇佣的当地农民看他“就像看地主一样”。

更令吴迪无奈的是偷盗,夜黑风高,附近村里的人来偷东西,农场的员工和外面的人里应外合,搬走了灌溉的水泵。吴迪报警以后,最后不了了之。

吴迪掀开工资表一看,“明白怎么回事了,员工一个月工资不到1000块钱。”

吴迪向父母要求给农民加工资,他用课本里学来的话游说:“不能当地主,不能当剥削阶级。”但父母把账本扔给他看,一年就亏损近二百万元。“你把你爹卖了给农民加工资吧。”吴迪的父亲说。

加工资,没钱;不加工资,员工不好好干活,更没钱。这个恶性循环,怎么破?

“历史不是白学的,改革开放之初搞承包责任制很调动农民积极性啊。咱也试试。”于是,吴迪把大棚分包给农民管理,干得好,可以多承包,多抽成。

大棚分包下去,丢东西的现象没了,员工还从家里牵来了自己的狗看农场,“现在园子里有八条狗。”

员工果粉是个24岁的女孩,高中毕业后去昆山打工,后来结婚生子回到洛阳老家。她现在负责三个草莓大棚,看幼苗叶子一耷拉,就给吴迪打电话“报警”,吴迪解释,大棚里有检测设备,真有问题仪器就会报警,不用担心。果粉不放心,还是不断打电话。

果粉每年的收入超过六万元,在洛阳当地是较高的收入。

吴迪对农场的现状颇为满意;“作为新一代的管理者,思路要放开。”

把中国水果推向世界

晚饭一共吃了三个小时,员工们相互敬酒,大部分人都有些醉了。高高壮壮的销售总监张扬喊了好几次口号:“我们要把中国的水果推向世界。”

张扬是吴迪的发小,毕业于首都经贸大学。刚毕业时,张扬在深圳闯荡,吴迪打来了电话:“兄弟,回来吧,咱俩一起干件大事,把中国水果推向世界。”

一开始,张扬觉得吴迪是在吹牛,但回来之后,看到吴迪温室里的“高端设备”,就觉得这件事“有谱”。

吃饭的时候,果粉缠着技术总监孙小峰,讨论草莓栽培技术。吴迪反思说,以后要对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让他们不但挣钱,还会有一技之长。未来土地流转是趋势,他们有了条件,有了技术,就有前途。

果粉告诉新京报记者,她对草莓种植感兴趣,她希望以后也像吴迪一样,“自己做老板。”

吴迪听了果粉的话,和她碰了一杯酒,“要的就是这效果。”

去年年底,吴迪的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年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还将洛阳一个苹果生产基地和猕猴桃基地纳入旗下,以同样的模式运营。

吴迪希望,三年以后,连锁农场能够覆盖全省,带动全省5000名青年创业和就业。

标签: 经营 农场 妙招 农场管理 放进 口袋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